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 > 第55章 九宫劫

第55章 九宫劫(9/10)

回到南岩宫,他们收拾好行装,准备前往湖广。

    临行前,李自成取出一块玉佩,放在孤鸿子的墓前:\"道长,我会记住你的教诲,等待时机,重振旗鼓。\"

    红绡安慰道:\"孤鸿子道长在天之灵,一定会保佑你的。\"

    李自成点点头,转身离去。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险,但有玉玺在手,有红绡相伴,他相信,终有一天,他会东山再起。

    两人离开武当山,向湖广方向前进。一路上,李自成时常拿出玉玺,仔细端详。玉玺上的\"受命于天\"四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提醒着他肩负的使命。

    红绡则时常讲述一些南方的风土人情,让李自成对未来的征程有了一些了解。

    一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了湖广境内。这里山清水秀,人烟稠密,与北方战火纷飞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李自成决定先在一座名为\"青云山\"的地方落脚,了解一下当地的形势。青云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是个理想的藏身之处。

    他们在青云山脚下找了一个小村庄,隐姓埋名,住了下来。李自成白天帮村民耕作,晚上则在油灯下研究玉玺的奥秘。

    红绡则四处打探消息,了解当前的局势。她发现,清军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原,但各地反抗势力此起彼伏。南明朝廷虽然偏安江南,但也有一定的实力。

    三个月后的一天,李自成正在田间劳作,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正朝着村子方向跑来,后面追着十几名清军士兵。

    \"救命啊!救命啊!\"百姓们哭喊着。

    李自成见状,顾不得多想,抄起一根木棍就冲了上去。红绡也紧随其后,拔出短剑,帮助李自成击退清军。

    清军士兵见有人阻拦,纷纷抽出刀剑,与李自成和红绡战作一团。李自成虽然勇猛,但毕竟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很快就落在了下风。

    就在危急时刻,玉玺突然剧烈震动,一股强大的力量再次涌入李自成体内。他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手中的木棍仿佛变成了一条蛟龙,舞得虎虎生风。

    清军士兵被李自成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后退。李自成趁机将他们全部打倒在地。

    战斗结束后,李自成气喘吁吁地坐在地上,感到一阵虚弱。红绡急忙上前搀扶,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李自成摇摇头:\"我没事,只是有些累了。\"

    百姓们感激涕零,纷纷跪下叩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李自成面前,说道:\"恩公大恩大德,老朽无以为报。只是不知恩公尊姓大名?\"

    李自成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我姓李,名自成。\"

    \"李自成?\"老者惊讶道,\"您就是当年威震天下的闯王李自成?\"

    此言一出,周围的百姓都惊呆了。他们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就是传说中的闯王。

    李自成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淡淡地说道:\"我只是个普通的庄稼汉。\"

    老者却不依不饶:\"恩公何必隐瞒?您的英雄事迹,早已传遍天下。只是近年来没了音讯,我们都以为您已经...\"

    李自成打断他:\"不必多说。请问老丈,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湖广省青云县,属于南明辖区。\"老者回答,\"近年来清军多次进犯,但都被本地义军击退。\"

    李自成眼睛一亮:\"本地有义军?\"

    老者点头:\"是的,就在青云山上的青云寨。寨主赵天龙是条好汉,聚集了几百名兄弟,专门抗击清军。\"

    李自成沉思片刻,问道:\"我可以去拜访一下吗?\"

    老者欣然答应:\"当然可以,我这就去通报。\"

    第二天,李自成和红绡在老者的带领下,来到了青云寨。寨主赵天龙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得知了李自成的真实身份。

    \"久闻闯王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赵天龙抱拳行礼,眼中满是敬意。

    李自成谦虚道:\"惭愧,惭愧。如今我已是一败涂地的流寇,何来闯王之称?\"

    赵天龙正色道:\"恩公何必自谦?天下人都知道,闯王李自成是为民请命的英雄。如今清军南下,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恩公若能重振旗鼓,我们青云寨愿效犬马之劳。\"

    李自成感动不已,当即表示愿意与赵天龙结盟,共同抗击清军。

    在青云寨的帮助下,李自成逐渐恢复了元气。他重新组织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勇士,开始在湖广一带活动。红绡则运用自己的医术,为当地百姓治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半年后,李自成的名声再次传遍湖广。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他的队伍,他的势力日益壮大。

    一年后的春天,李自成率领五千精锐,攻占了湖广重镇荆州。随后,他以荆州为基地,向四周扩展,很快控制了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