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怒道:\"继续搜!一定要找到那女子和剩下的玉坠!\"
待他们离去,青萍松了口气,决定先离开地宫。然而,回程路上,她发现路口有官兵把守,显然是为了拦截她。
青萍焦急万分,进退两难。就在此时,她注意到山壁上有一个小洞,似乎是人工开凿的。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钻入洞中,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是一个隐蔽的山洞,通向山后的密道。
青萍毫不犹豫地钻入密道,发现它通往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村民们好奇地看着这位满身尘土的陌生女子,但见她举止文雅,便热情地招待了她。
在村中休息一晚后,青萍决定改变路线,绕道前往下一座地宫所在地——镇江。她向村民打听到,镇江境内有一座名为\"月华山\"的地方,山势险峻,人迹罕至,很可能是地宫所在。
经过几天的跋涉,青萍终于来到月华山脚下。这里山势陡峭,云雾缭绕,确实人迹罕至。她在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打听到,月华山上有一座废弃的道观,很少有人敢去。
\"姑娘要去月华山?\"村中老人好心劝道,\"那山上有妖邪,夜间常有怪声,无人敢靠近!\"
青萍谢过老人,决定次日一早登山。夜幕降临,她在村中借宿,却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青萍忽然想起《璇玑天象篇》中记载的\"月华如练,地宫自现\"之语。
\"难道月华山的地宫与月光有关?\"青萍心中一动,决定当晚就上山探查。
趁着月色,青萍悄悄离开村庄,摸黑向月华山进发。山路崎岖,她不时跌倒,但想到父亲的安危和九曜地宫的秘密,她咬紧牙关,坚持前行。
凌晨时分,青萍终于到达月华山腰。她按照《璇玑天象篇》中的指引,找到一块平坦的石台。石台中央刻着\"月华引路\"四字,周围分布着与玉坠纹路相似的凹槽。
青萍取出仅剩的一枚九曜玉坠,轻轻放入中央凹槽。玉坠发出柔和的光芒,与月光交相辉映。慢慢地,石台开始下沉,露出一条幽深的通道。
青萍深吸一口气,点燃火把,步入通道。与之前的地宫不同,月华地宫内部潮湿阴冷,墙壁上长满了青苔。通道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中央是一座石台,台上放着一个玉匣。
青萍小心翼翼地打开玉匣,里面是一卷丝帛和一枚玉简。丝帛上写着\"月华藏真\"四字,展开后是一幅详细的星图,标注了其余五座地宫的位置。
玉简上则记录着一段文字:\"月华地宫,藏星河之秘;璇玑天权,引八方之径。集齐九曜,天地归一。\"
青萍心中激动,这意味着她已经找到了四座地宫,拿到了四枚玉坠。只要继续寻找,就能集齐九枚,解开最后的秘密。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洞口传来脚步声。青萍警觉地熄灭火把,躲在石台后面。
洞口出现了一个身影,借着微弱的月光,青萍认出那是王衍!
\"终于找到了。\"王衍冷笑道,\"柳砚秋的女儿,交出所有玉坠和典籍,我可饶你不死!\"
青萍屏住呼吸,不敢出声。王衍走进石室,四处查看,最后将目光落在玉匣上。
\"果然在这里。\"他得意地拿起玉匣,打开后发现里面只有丝帛和玉简,脸色顿时变得阴沉,\"其他玉坠和典籍呢?\"
青萍知道无法隐瞒,站出身来:\"王大人,你追杀我父女多年,到底是为了什么?\"
王衍冷笑:\"为了这个!九曜地宫的秘密!隋朝留下的宝藏和治国良策!只要得到它们,我就能掌握大权,甚至...\"他眼中闪过一丝狂热,\"取而代之!\"
\"你枉为朝廷命官,竟如此贪婪!\"青萍愤怒地说。
王衍不屑一顾:\"贪婪?这世道本就是弱肉强食!柳砚秋不识时务,死不足惜!你一个弱女子,也敢阻我?\"
说罢,他挥剑刺向青萍。青萍虽不会武功,但反应敏捷,侧身避过。她顺手拿起石台上的玉简作为武器,与王衍周旋。
激战中,青萍不幸被划伤手臂,但她忍痛继续抵抗。眼看王衍的剑再次刺来,青萍情急之下,将手中的玉简掷向石室中央的水池。
\"你做什么?\"王衍惊呼。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水池中的水突然沸腾,一股强大的水流冲天而起,形成一个水幕。水幕中浮现出奇异的景象——九颗星辰在空中排列成奇特图案,光芒四射。
王衍惊恐地后退:\"这...这是什么妖法?\"
青萍却惊喜地发现,水幕中的星图与她手中的星图相互呼应,揭示出一个秘密——九曜地宫的核心秘密!
\"原来如此!\"青萍恍然大悟,\"九曜地宫并非藏有金银财宝,而是上古先贤留下的智慧结晶!它们记载了天文、地理、医药、农事、兵法、工艺、数学和音乐八大领域的知识,以及一套能够预测天象变化、指导国计民生的'璇玑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