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 > 第162章 拨款一千万两,造郑和宝船。

第162章 拨款一千万两,造郑和宝船。(2/3)

点了点头,表情十分严肃:“没错。朕准备拨款一千万两白银,运送到南京城。交给孙传庭和尤世威。”

    “在南京龙江船厂建造,二十艘郑和宝船。重塑我大明水师的辉煌。”

    噗通!一声。

    户部尚书毕自严,听完小皇帝这番话。情绪很激动:“陛下,三思而后行啊。现在国库没有那么多钱。”

    “放屁!毕自严。朕记得不久之前,1200万两银子送进国库,登记入册。”

    朱由检顿时火冒三丈,狠狠呵斥道:“朕不是傻子,没有那么好骗。”

    “还有今天,巡盐御史吴淳夫.李夔龙,共收了351万两盐税。”

    朱由检声音骤然拔高:“这三百五十一万两白银,没有进入朕的口袋。而是全部送到国库”

    “国库现在,最少有五千五百万两白银!”

    魏忠贤站在不远处,老脸流露出阴恻恻的笑容:“毕大人,不会是中饱私囊了吧?”

    毕自严顿时一惊,双膝跪倒在地,朝着朱由检用头杵地:“陛下,明鉴。臣绝对没有贪污一分钱,贪污一两银子。”

    “辽东每一年的军饷,就高达500万两。这还是包括,皮岛东江镇总兵毛文龙。”

    “还有大同.雁门关.张家口.宣府,这些都是九边重镇,每年的军饷也需要200万两银子。”

    “陕西需要剿匪,三边总督洪承畴。给户部上了奏疏,每年的军饷预算200万两白银。”

    户部尚书毕自严,娓娓道来。说得清清楚楚:“还有工部建造大炮,炮弹。工部的预算是150万两。”

    “火器局和兵仗局,打造三眼神铳,上奏疏需要100万两。”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注视着毕自严:“辽东每年要五百万军饷?朕,早就下了圣旨。严防死守关宁锦防线。”

    “辽东军只有15万人马,不算东江镇的毛文龙。一年还要花这么多钱?”

    朱由检冷笑一声:“嘿嘿,好啊。辽东将门,在这里面中饱私囊,贪了一大笔钱。”

    秦良玉想了想,表情严肃开口:“陛下。这件事臣派人去辽东,实地了解情况。”

    “辽东军的士兵,每个人每个月军饷,都是2两银子。”

    朱由检转过头,看着秦良玉:“好,秦爱卿。就算每个人每个月2两银子。一个月辽东军的军饷,就需要35万两白银。”

    “十个月就是350万两,一年就是420万两。”

    朱由检脑子转的飞快,对于钱的支出和收入,可谓是清清楚楚。

    因为,前世他就是采购部的总监。

    “毕爱卿。朕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这八十万两消失去哪里?”朱由检缓缓开口,面色阴沉如水。

    毕自严喉结上下蠕动:“陛下。东江镇的毛文龙,连续上了四道折子。像朝廷索要10万人的军饷。”

    好啊,又是毛文龙。这个地方军阀,死性不改。

    前几个月,还上折子。想朝廷要20万人的军饷。

    朱由检深呼吸,右手放在脸上。揉捏太阳穴:“秦爱卿。你觉得一个小岛上,会有十万兵马嘛?”

    秦良玉迟疑一会,深思熟虑回答:“陛下。臣,久在军旅。一个海岛最多也就能装的五万人。”

    “十万人,分明就是在吃空饷。”

    朱由检深呼吸,看着毕自严这位户部尚书:“毕自严。你这样,拖40天在发。”

    “发的时候,就按照人的标准,发一个月的军饷。那就是7万两银子。”

    “十万人?简直是在欺骗朕。”朱由检冷哼一声,缓缓开口。

    “朕心意已决,在南京打造二十艘郑和宝船。”

    “你们户部拿出600万两银子,朕从自己的内帑拿出400万两。”

    “搜集马车,分成三次,派兵运送到南京城。”

    “朕会下一道圣旨,魏忠贤。你替朕写一道圣旨。”

    “圣旨里面,告诉孙传庭和尤世威。朕拨款一千万两,南京龙江船厂建造郑和宝船”

    朱由检视线环顾一周,双眼锐利涌入鹰隼,注视着毕自严。

    户部尚书毕自严深呼吸,缓缓站起身。双手作揖:“是!陛下。明日一早,臣就去户部。安排人搜集马车。”

    这样的结果,毕自严还是比较满意。

    一千万两银子,没有让户部全部出。只有出六成,也就是六百万两。

    魏忠贤回过神来,连忙双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遵旨,皇爷。”

    “老奴这就去写圣旨。”

    “八百里急递,传到南直隶南京。”

    朱由检转过头,沉声道:“好,辛苦了。写完之后,朕来盖章。”

    “秦爱卿,毕爱卿。天色也不早了,回府休息吧。”

    “兵部的事情,全部交给李邦华。”

    朱由检挥了挥手。

    秦良玉弯腰鞠躬,双手作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