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 > 第125章 土豆成熟,亩产800余斤。

第125章 土豆成熟,亩产800余斤。(1/3)

    范景文沉吟一会,沉声道:“这样吧,我们兵分两路。吕大人,你和胡大人,带着南京兵部衙门的兵去抓朱国弼和张嘉猷。”

    “本官带着锦衣卫,前往北门。命令守军打开城门,并且派人联系孙传庭。”

    南京刑部尚书胡应台,犹豫片刻。眉头紧皱,这分明就是故意支开我们。

    让我们去抓朱国弼,打开南京城门的功劳,就变成他范景文。

    南京兵部左侍郎吕维祺,沉吟一会,双手抱拳:“好。没问题,范中丞是陛下钦点,派来南京。”

    “到时候,还请中丞大人。给陛下上奏疏。我和胡大人,对于朝廷的忠心。对于陛下的一片肝胆赤诚。”

    范景文深深打量着吕维祺,右手挽起颌下长须,淡淡道:“好,本官会如实禀报,上奏疏给陛下。”

    就这样,双方开始兵分两路。

    .....

    南京,北门外三十里,京营营寨。

    中军大帐内。

    方正化坐在胡凳上面,手里拿着一坛女儿红,往嘴里灌酒:“咕隆~咕咚。孙大人,咱家不明白。”

    “明明有机会,攻占南京城的城头。杀了两个造反的勋贵。”

    孙传庭手里拿着一个烤羊腿,走到方正化面前,递了过去:“方公公。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围三缺一。”

    “我早已写了密折,八百里急递,送往北京城。”

    “南京毕竟,是我大明的都城之一。太祖高皇帝的陵寝,还在南京。”孙传庭缓缓开口,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惊扰了太祖高皇帝”

    “我孙传庭,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方正化回过神来,放下手里的女儿红,表情严肃:“说得对。孙大人,是咱家考虑不周。”

    孙传庭安抚两句:“方公公。这场仗,我们赢定了。”

    “我已经派兵,通知江苏和浙江,各个卫所的总兵。运送三十万石军粮。”

    “限期,五日之内必须送达。”

    “就算慢慢耗,我也能耗死。”

    “只要过了半个月,南京城中的粮食,必定会吃完。”

    半个时辰之后,孙传庭刚刚洗脸,卸下甲胄,躺在了床榻上。

    “启禀孙帅!南京城,北门被打开。锦衣卫现在,就在营寨内。”亲兵孙五四,单膝下跪。声音从中军大帐外传进来。

    孙传庭十分的诧异,连忙掀开被子,穿上布鞋走出去:“你说什么?有锦衣卫出来?”

    “没错,孙帅。还有应天巡抚范景文,他也来到军营。”

    孙传庭连忙穿上甲胄,匆匆忙忙的走出大帐。就看到大帐外面,一群陌生人。

    “本官孙传庭。哪位是范景文?范中丞?”孙传庭双手抱拳,虎目犹如鹰隼般锐利。

    范景文走上前,恭敬的双手作揖:“下官,范景文。见过孙将军。”

    “范中丞,现在南京城,情况如何?”

    孙传庭连忙走上前,迫切的追问。

    范景文深呼吸,看着孙传庭的眼睛:“惭愧啊。抚宁侯朱国弼和彭城伯张嘉猷,公然造反。”

    “下官,却无能为力。”

    “幸好南京兵部左侍郎吕维祺,带着兵部衙门的兵.....”

    范景文缓缓开口,言简意赅的说了一遍。

    孙传庭眼前一亮:“这么说,现在南京城北门,已经被打开了?”

    锦衣卫施毅:“是,没错。孙大人,请你连夜发兵。从北门入城。”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传我的军令,解决军队。连夜发兵,攻占北门!”孙传庭当机立断,作出这个决定。

    然后,军令一下。

    敲锣打鼓,帐篷内的京营士兵,纷纷起身开始穿上铁甲。

    当天晚上,深夜子时。

    孙传庭带着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占领了南京北门。

    朱国弼和张嘉猷两人,在自己府邸的后院房间被抓。

    京营士兵用麻绳,把朱国弼五花大绑起来。

    “天亡我也!天不助我啊!”

    朱国弼破口大骂,情绪十分的激动。

    孙传庭身穿甲胄,在范景文的带领下。浩浩荡荡走进朱府。

    “朱国弼,你公然造反,背叛朝廷,无君无父!”

    “我即刻将你,槛送京师。交给陛下处置。”孙传庭语出惊人,面无表情。

    “传本将的命令,抄家!诛九族!”

    朱国弼破口大骂,猛然站起身。却被两名士兵死死按住:“孙传庭,我草你姥姥。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你杀我的亲妹妹。杀妹之仇,不共戴天。”

    “放肆!”

    方正化走了进来,猛然冲上前。狠狠扇了一巴掌:“不忠不义,无君无父之人!你吃得是陛下的俸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咱家平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