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153章 让大明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解除海禁的初衷!

第153章 让大明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才是解除海禁的初衷!(1/2)

    朱允炆、李景隆面面相觑,

    被林豪的“摇摆”行为整迷糊了,

    这厮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预案给陛下过目?

    这方案,他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林豪又唤来吏员,誊抄一份副本留底。

    朱、李立刻认出来人就是赵勉,

    对方已然是戴罪的海关基层小吏,不再是朝堂高官,

    面对赵勉的见礼,二人只是简单地点点头。

    听到林豪的指令,

    赵勉没有二话,当即领命坐到一旁开始快速誊抄。

    片刻之后,

    赵勉抄完文书,知道了全部内容,心中很是震惊,

    但还是面色波澜不惊地将原件递还回来。

    林豪笑意盈盈地将文书交给朱允炆,“皇孙,都弄好了,臣有留底就行,”

    “您和曹国公可以先将此方案,奏禀陛下。”

    朱允炆有些警惕地接过文书,看了看上面的圈阅标记和海关总办印记,

    这厮不会要整幺蛾子吧?

    不管了,

    只要得了皇爷爷首肯,

    这预案就能变成正式方案,

    容不得这姓林的推诿不执行。

    ······

    待朱允炆、李景隆走后,

    林豪立刻让赵勉,叫来俞通渊议事。

    俞通渊看完文书副本之后,开口说道,

    “林大人,这份曹国公带来的方案,您已经签押呈奏了?”

    “两位老哥,这里没有外人,我们不用那么拘谨,”林豪摆摆手说道,“这方案我只是圈阅用印,并没有签名写批示,”

    “只是口头上说作为预案先呈给陛下过目,”

    “人家带着目的而来,不给他们一点可邀功的好处,他们哪里会走?”

    “你们都看过方案了,有何看法?望知不无言。”

    赵勉与俞通渊对视一眼,点点头,开口说道,“林老弟,在我看来,这套方案能算得上对你最有利的选择,”

    “通过操控大户做海贸收商税,简单又高效,还能搞税银摊派任务,”

    “你那一千万两的目标,实在太高,”

    “只有和大户合作预支来年补缺,才勉强有可能完成七八成,”

    “不过,陛下和朝廷是认银子的,”

    “只要给到他们超出预期的银子,你就能活命。”

    “当然,这方案长期执行,必然会使大明海贸被小部分人所掌控,”

    “但那是后面的事,”

    “可以等以后再调整。”

    赵勉的思路很明确,

    从林豪个人的角度考虑,

    必须得按此方案来,先冲击军令状,保住性命要紧。

    俞通渊也是拱手附和道,“赵老兄的意思,我也赞同!”

    “这个保护主要航线的策略,虽然保守,不利于军士建功,”

    “但的确能有效节约水军的开支,”

    “陛下要开源节流,”

    “能多省点军费,也算林老弟给朝廷创收了。”

    “我俞氏也认识一些做边地贸易的实力大商户,到时候我让人联系他们,让他们也申领那个特许经营,做海贸生意,争取能多缴商税,让他们在年底前也多多预缴一些税银。”

    “等过了今年军令状这关,林老弟你再派水军儿郎们去荡平倭寇。”

    俞通渊脸上闪过无奈,

    按他原本的设想,是要带着水军横扫海疆上的倭寇,

    建功立业,光耀自己俞氏的门楣,

    可现在都变了,

    他已然被夺爵,

    现在必须得先报林豪的搭救之恩,再去想其他的。

    看着两人面色说完话,一脸凝重的样子,

    林豪暗暗翻了一记白眼说道,

    “两位老哥理解岔了,”

    “我的意思是这方案对大明长远可有好处?”

    “如果让你们的设想来做,你们会如何?”

    “还有,你们不要总去在意我的军令状,”

    “那个一千万两商税的目标,对你们来说,不是重点。”

    赵勉微微一愣,旋即开口说道,“恕老哥我直言,这方案与之前海禁时期的海贸走私黑产并无二致,”

    “只是从私底下转为公开的,得海贸好处的还是一小撮人,”

    “特许经营?只不过是小部分人走私,变成了小部分人‘走公’。”

    俞通渊也是冷脸说道,“这保护主要航线,给商船做护卫,看着精确,”

    “实则就是放纵倭寇不管,”

    “根本没有解决倭患问题,”

    “要我说来,即使不全面剿倭,也得进行海域常态化扫荡,不能给倭寇一点生存空间。”

    “他们这方案,根本就没想着去解决海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