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129章 朱元璋:咱不管,咱就要钱粮,你们想办法!

第129章 朱元璋:咱不管,咱就要钱粮,你们想办法!(1/2)

    林豪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如木桩一般立于原地,

    没有如以前早朝那般出列劝谏。

    我已经吸取了过往的教训,

    每天细水长流的劝谏,只会让老朱麻木,反倒提高了他对我的容忍度,

    所以,我应当蓄势待发,化零为整,搞一把大死谏,

    在此之前,

    我得先串联结势,

    抬高了自己的位份,

    引起老朱真正的忌惮,

    而后再去劝谏、触怒他,

    只有这样,我才能成功求死。

    御座上的朱元璋,目光扫过林豪,也发现对方纹丝不动,顿觉惊讶,

    这混球咋不站出来了?

    他不是一上早朝,就要逮着机会劝谏几句的么?

    这是转性子了?

    还是昨日,被连环覆车事故,吓破胆了?

    幸亏咱英明,从后世预知情况之后,

    让宋忠阻止他坐马车,

    只不过,

    这混球改命了,

    老二却是莫名其妙地坐车经过六角巷发生覆车,

    真是太邪乎,

    还好老二没啥事,

    否则咱算是拿儿子换人才了。

    大殿沉寂片刻之后,

    朱元璋见文武大臣没有出列奏事,遂轻轻抬手,

    随侍太监会意,立刻大喊一声,

    “退朝!”

    朱元璋在官员的三跪九叩之中,起身走下御台,离开大殿去往御书房。

    ······

    小半个时辰之后,

    六部高官奉诏前来议事,朱允炆也如一样负责“打下手”。

    朱元璋简单地翻看了一眼,户部的财政计划奏本,顿时眉头紧蹙,

    “赵勉,新的一年,预估的财税怎么收入才?千万两?”

    “就比去年设定的目标值,多那么一百多万两?”

    “还有,这支出?”

    “咱都砍掉了一大截宗室供俸了,怎么还那么多?”

    “你们户部到底有没按咱的旨意,去想办法开源节流?”

    户部尚书赵勉深吸一口气,站到中间,

    他早就预料到了皇帝会有此问,并已经想好了稳妥的应答话语,

    “陛下,息怒!”

    “户部已经想尽了办法,”

    “国家财政主要靠田赋和丁税两项收入,虽然当下朝廷在大力鼓励垦荒,但更具政策新开荒田亩免税三,今年需缴税的田亩总量,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

    “这几年人口虽然增多了,但百姓们大多都以服徭役形式抵交丁税。”

    “至于开支增多,是按照计划,本年度要扩建中都凤阳城,兴修西北地区的多条官道,”

    “还要预留好将来北方用兵的军饷,”

    “相较种种支出,”

    “省下的那些宗室供俸,有些不足了。”

    赵勉还是把朱元璋的目光,往宗室供俸问题上引,

    因为那一项,是最容易节流的,

    只凭皇帝个人意愿就好。

    实际上,

    赵勉恨不得皇帝的调改宗室供俸力度更大一些,

    皇帝只是减少了郡王层级及其以下宗室爵位的供俸,

    占据最大头的亲王供俸,可没减少,

    皇帝的儿子众多,

    而且春和宫的几位皇孙,依旧享受亲王的待遇,

    本年的宗室岁供,支出依然庞大。

    听着赵勉“无懈可击”的回答,

    朱元璋眉头几乎拧成了川字,

    他翻到宗室岁供支出那一项,

    发现上面的金额依旧很大,仅比去年少了几万石粮。

    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的确是咱的调改太保守了,

    亲王一级的供俸没有减少,依旧是一万石粮

    郡王的虽然砍半了,只有一千石粮,但咱十个孙子的岁供加起来才抵一个儿子,

    而咱现在又没曾孙,第三等的镇国将军岁供是零,

    这次调改宗室制度,是对将来宗室人口多了的局面有助力,

    可对当下的朝廷开支节流,没有明显帮助。

    不对,

    将来宗室人口多了之后,这次的调改也太过保守,

    宗室们还是在汉地相互内耗,

    还是得向外“打出去”,

    说到底,

    又绕回到钱粮不足这个根本问题上。

    朱元璋眼眸微眯,将奏本往桌上一丢,

    “咱不是来听你诉苦找原因的,咱要的是开源节流的办法,”

    “你们自己想也好,集思广益也罢,你户部必须牵头找出策略,”

    “否则,咱拿你这主官是问。”

    “陛下?!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