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106章 藩王岁供还欠着?朝廷也没余粮啊!

第106章 藩王岁供还欠着?朝廷也没余粮啊!(1/2)

    “上疏自救?”

    “不去求父王,只靠自己?”

    “这能行吗?”朱高煦三人面犯狐疑,

    一直以来,他们遇上难事,都是靠父王来摆平。

    林豪恢复高深的表情,继续忽悠道,“当然能行!要相信自己!”

    “尔等都已经长大了,而且具有远超同龄人的优秀素质,”

    “陛下所有的皇孙里面,尔等三人是最优秀的,”

    “真的吗?!”朱高煦三人瞬间目光灼热,

    身为皇嗣,从小到大,溜须拍马的话,他们听得太多,

    根本不会轻信,

    但是林夫子的话,总让他们觉得很可信。

    “当然是真的,本师从不骗人!”林豪用力点点头正色说道,同时,他袖中的右手中指不自觉地交勾在食指之中,

    “记住!尔等是注定要做王的男人!”

    “只要尔等略微一出手,”

    “将本师的奏疏呈上去,别说救出本师,让尔等的皇爷爷和父王刮目相看,”

    “甚至是,让大明再一次伟大,也根本不在话下!”

    “吞”下林豪画出”巨饼”,

    朱高煦三人瞬间眼眸发亮,自信心涨到高点,“但凭夫子吩咐!”

    林豪点点头,“尔等稍待,”

    “本师这就进屋去写奏疏。”

    ······

    与此同时,

    御书房,

    朱元璋与各部高官的御前奏议也接近尾声,

    “皇爷爷,只有最后两项了。”朱允炆化身辅官,负责按顺序呈递奏报,“这份是户部的国库结余奏报,”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看向已摊开的奏报,瞬间暴怒,

    “混账!今年国库只有一百万石的粮食结余?银子只有十三万两?”

    “赵勉,你这户部尚书是怎么做的?”

    立于御桌前的一名小个子,国字脸中年官员,立刻出列跪拜道,“陛下明鉴,我户部难啊,”

    “今年朝廷平叛月鲁帖木儿,前后耗费粮食一千万,白银两百万两,”

    “修筑东陵又耗费五百万两银,还有。。。”

    “所以,能有这些结余,臣已经尽力了。”

    听完赵勉的诉苦,句句属实,

    朱元璋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朝廷要打仗,又要发展名声,各项开支实在庞大,

    国库还能有钱剩下,已经得谢天谢地了。

    “你起来吧,”

    “朝廷一直缺钱不是办法,你户部还是得想办法开源节流,”

    “回去好好拟一个方略呈奏。”

    “臣遵旨!”赵勉长舒一口气,起身隐回到官员堆里。

    朱允炆奉上最后一封奏报,“皇爷爷,最后一项是礼部的。”

    朱元璋看向奏报,刚平抑下去的情绪,顿时复涨回来,

    “混账!给各藩王岁供,合计还欠粮近七十万石,欠的宝钞,折合成银子更是有八万两。。。”

    “怎么会如此?”

    “还有,岁供不是应该在一个多月前就发完的吗?这都腊月了!”

    “礼部是怎么办事的?”

    为了保证皇家子嗣的富贵无忧,朱元璋定下了完整的宗室供奉制度,

    各藩王及其子嗣均由国家财政供养,

    并且在每年十月集中发放。

    任亨泰缓步走出来,拜道,“陛下明鉴,”

    “十月份的时候,礼部就下发公函给户部,要求发放各方王的岁供,”

    “可当时户部的钱款没有到位,”

    “以至于拖延了。”

    朱元璋心疼儿子们,更是怒气难消,“一句轻飘飘的拖延,就好了?”

    “藩王们身负拱卫边塞的重责,欠他们岁俸,和让士兵们饿着肚子打仗有什么区别?”

    “你礼部明显失职,”

    “你任亨泰负有失察之罪,”

    “仪制司的宗室事务主官,办事不利,当严惩!”

    任亨泰面露无奈地说道,“臣认失察之罪,”

    “而仪制司负责宗室事务的官员,已经被您下了诏狱。。。”

    朱元璋眉头微挑,脸露恍然,

    “咱想起来了,是林豪负责这块事务的,”

    “此獠只顾着教育事务,竟然忘了宗室事务同等重要,”

    “搞死谏、顶撞咱,他是得心应手,办差却是纰漏百出。。。”

    任亨泰想着帮林豪求求情,但听到朱元璋一直在批评林豪,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得简单地称是附和着。

    朱元璋数落一通之后,淡淡地说道,“算了,既然已经在诏狱了,就等以后数罪并罚吧,”

    “当务之急,还是要发放藩王岁供。”

    “户部,赶紧拨款!”

    说着,朱元璋提笔,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