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30章 双标的老朱:老四就不该继承我大明皇帝之位!

第30章 双标的老朱:老四就不该继承我大明皇帝之位!(1/2)

    “什么?亡国?”

    朱元璋眉头一皱,显然对朱慈烺这般咋咋呼呼的表现极为不满,

    他坐到朱棣让出的主座上,沉声问道,

    “敌人打过来了,”

    “你就没有半点应对策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道理还要咱来教?”

    “你底下的将领和军队呢?赶紧组织抵御。”

    朱元璋本就因为沐英的逝去,悲伤过度,心情郁结,身体有些虚乏,

    要不是忧心将来的大明社稷安危,

    他都没力气来到这太庙偏殿。

    现在看到朱慈烺这般六神无主的表现,

    朱元璋只觉体内气血翻涌,一股闷气直冲脑门。

    朱慈烺没有注意到太祖爷的异样,

    因为朱元璋一直都是严厉的样子,

    “洪承畴、孙传庭、史可法、马士英等能用将领,都派出去了,”

    “而且也往各地发了勤王诏书。”

    朱元璋没好气地说道,

    “既已作了布置,那你还紧张什么?”

    “不要动不动就提亡国这等丧气话。”

    朱慈烺苦着脸说道,

    “祖宗容禀,现在局势很危急,”

    “城内到处在传,洪、孙等将领已经被收买了,随时领兵倒戈,”

    “各势力几乎没有响应诏令勤王的,如桂王、福王、鲁王等强藩都在保存实力,他们都希望朝廷实力进一步削弱,”

    “唐藩倒是发兵往南京而来,不过根据锦衣卫的线报消息,唐王目的不在勤王,而意在借机入朝把持朝政。”

    “臣孙现在的局面,可谓是四面楚歌!”

    “求太祖爷赐计救我。”

    说罢,朱慈烺便跪地一拜。

    朱元璋眉头微微颤动,抚着胡须沉思,

    想不到义兴朝的形势竟危急如斯,人心思变,

    外夷想攻入京城大肆劫掠,

    大臣们想出卖朝廷获取利益,

    地方势力等着朝廷倒台扩大地盘,

    还有藩王想进京,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义兴朝上下,竟然没有一个忠义之士,

    真是造孽啊!

    咱现在不指望义兴朝能像光武一般,实现中兴,

    毕竟朱慈烺的才能,给光武帝刘秀提鞋都不配,

    只是希望义兴朝能像偏安的东晋、南宋一般,能维持住局面,

    让大明不至于崩塌,

    想不到这也成了奢望。

    那该死的林豪,嘴上没一句好话,

    也不给认真地出主意,

    只一味地拿刘秀作例子,给咱泼脏水,

    什么猜忌疑心的,乱杀大臣的。。。

    咱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咱杀的都是罪大恶极之徒,

    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奸佞,

    等等,

    全部?!

    义兴朝不可能一个忠良都没有吧?

    那什么洪、孙两人不是一道圣旨,就放弃大权去了南京么?

    他们怎么会叛变?

    一定是朱慈烺这瘪孙子,在瞎猜忌!

    朱元璋再一次从林豪的话语中获得了思路,回过神来正欲开口,

    却听一旁的朱由检,正义愤填膺地说着话,

    “...这些乱臣贼子,没一个有良心的,”

    “他们误了咱还不够,现在又要祸害后世朝廷,”

    “咱必须得行动起来,”

    “像洪、孙这种大臣,还有那些个藩王,咱要提前下手,帮义兴朝剪除掉。。。”

    朱元璋:......

    又一个瘪孙,简直混账!

    有其子必有其父,

    朱慈烺多疑猜忌,就是从朱由检这个当老子那里传来的。

    还没等朱元璋发话,

    朱棣也开口表态了,

    “目前,看来只有这个法子了,”

    “高官重臣,不值得信任,必须除掉,以绝后患,”

    “幸亏义兴朝的锦衣卫监察能力还在,能及时发现问题,”

    “看来咱也得加强对朝臣的监视。”

    朱元璋:......

    又是一个瘪儿子,混账老四!

    原来猜忌多疑的根源,是在老四头上。

    老四这一脉不行,

    他就不该继承我大明皇帝之位!

    朱元璋站起身大声厉喝道,

    “尔等简直混账!”

    “身为帝王,竟猜忌多疑到如斯地步。”

    “太令咱失望了!”

    朱棣、朱由检、朱慈烺:......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大明最喜猜忌多疑的皇帝,竟然批评别人猜忌多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