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的案几上,那卷凝聚着绝世将才智慧的“取萧铣十策”,在摇曳的光影下,仿佛已化为劈开三峡迷雾、直指江陵的利剑。一股破竹之势,在这夔州都督府的书房中,悄然凝聚成形。
赵郡王李孝恭随后便将这整套“十策”战略方案原封未改上奏朝廷并获得批准。朝廷随即任命李孝恭为新改名的夔州总管,赋予他统帅该地区军政事务的权力。他们的首要工作便是在夔州“大造舟舰,习水战”。这是因为萧铣控制着长江流域,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要击败他,唐军必须建立一支能在江河上作战的强大舰队,并训练出熟悉水战的士兵。
同时,李渊知道李孝恭虽因皇亲地位尊崇但缺乏实战经验,因此特别任命富有谋略和军事才能的李靖为行军总管兼李孝恭长史,将实际的军事指挥权全权委托给李靖。李靖到任后,则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他建议李孝恭广泛征召巴蜀地区各部族酋长的子弟,根据他们的才能授予官职,安排在总管府任职。
这一举措表面上是提拔重用地方豪强的后代,实则是将这些子弟作为“人质”,以此有效笼络和震慑巴蜀地方势力,确保大后方的稳定,并为即将发动的远征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和兵源基础。
因此,在李世民于洛阳城下与王世充(及后来增援的窦建德)进行殊死决战的同时,李孝恭和李靖正在长江上游的夔州基地,紧锣密鼓地建造战船、训练水师、稳定后方,为同年秋季发动最终歼灭萧铣的渡江战役进行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准备。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