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 第252章 什么叫房谋杜断?!

第252章 什么叫房谋杜断?!(1/2)

    “先派兵去往凉州。”

    “然后打听西突厥的内部消息,确定到底是哪个找死的敢跟吐谷浑联合,我等去帮助另一个乖的。”

    “再派人去高昌,焉耆二国,联合此二国与西突厥一同发兵吐谷浑。”

    “集合四国之力,我大唐定然能少花费不少的钱粮!”

    太子殿下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当然,只是有些粗暴。

    “唔,那西突厥想来问题不大,若我大唐协助其平叛,西突厥必然不可拒绝我大唐要求。”

    “焉耆国如今被高昌国欺负的都快冒烟了,若能勒令两国暂时停战,倒也不失为是一条好办法。”

    “不过,承乾,你就没有想过高昌国会不答应么?!”李世民揶揄看向李承乾,他想知道自己好大儿的想法是什么。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利往。”

    “儿臣不信高昌王分不清哪个重要。区区焉耆罢了,哪里有吐谷浑富裕?要是他连这点事情都拎不清,啧啧,高昌国也该换个主事儿得了。”

    “届时,无论这高昌王答应与否,高昌国内部必定分裂成两派,对我大唐而言便是好事儿。”

    “当然,也不能否认另外一种可能,高昌王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可,四打一,亦或者三打二,区别也不大。”

    “贞观城的那些异族奴隶无时无刻不在期望着成为大唐子民,获得我大唐子民的身份,想来这些人到了战场上,那个个都是不要命的好手!”

    “还有,我大唐新建的2万玄甲军,总不能一直训练吧?该见血的时候也该见见血!省的让这些撮尔小邦心中失去对于我大唐玄甲军的敬畏!”

    “总之,若是依照儿臣拙见,今年,大唐需起兵戈杀伐!”

    “主动出击,总好过被动挨打。至于说什么师出有名,嘿嘿!”

    突然,李承乾嘿嘿一乐,“这玩意还用想?随便都能找出上百条借口嘛!”

    ……

    李世民扯了扯嘴角,他觉得自己从前没这么教过自己的好大儿,但他不能否认,现在的李承乾已经越来越符合他李世民的期望了。

    为天子者,岂能优柔寡断?岂能满口仁义礼善?

    呵呵,那玩意,当不上天子的。

    “第一目标,吐谷浑;第二目标,高昌。”

    “朕总结了一下,是这么个情况吧?”

    李承乾快乐点头,他爹真聪明!

    “可,你小子还没说呢,没说用什么来吊他们的胃口呢!朕可不觉得那群人会有什么好心。”

    “即便是咱们帮了薛延陀,帮了焉耆。”

    李承乾摊摊手,“简单,就告诉他们,待到灭国吐谷浑之后,吐谷浑的土地上将会建造贞观城,大唐会在贞观城内给他们留出地方,供他们本国使用,并且,按照他们在战争中的出力表现,给予一定的免税政策。”

    财帛动人心,国家,也是如此。

    缺钱,都缺钱啊!谁会嫌弃自己本国的金钱多?那特么的不是傻子嘛!

    简单粗暴,但的确行之有效。

    “哈,你小子倒是看的清楚明白,不过倒是没有说错,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事情,还是都能用利益解决的。”李世民没有吝啬自己的夸赞,李承乾给他提供了一条很不错的思路,日后征战其他国家的时候,也能当做借鉴。

    “既如此,便开始安排吧。”

    “王八荣,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来甘露殿一聚。”

    “唯。”

    王八荣领命离开,去找朝堂诸位大佬去了。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至于说为何不宣武将?

    别急,还不到时候,计划还没完全敲定告诉这群大嘴巴且麻烦呢!

    又不是不用他们,只是,最起码得先把这些事安排好不是?

    “承乾,你也别走了,在这儿等着他们过来,咱们一起好好议一议,争取今日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既然打算动手,那便早点准备,时间就是生命,很重要,很关键。”

    “好,儿臣不走,就在这儿等着就是。”李承乾也没打算离开的意思,继续稳如泰山的坐在自己的锦墩儿上喝茶。

    一会儿若是有人不同意持反对意见,他爹还指望他李承乾来当说客呢!

    当然,这种事倒也不难,只需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他们说服即可。

    贞观年间的满朝文武,可没有一个软蛋子!

    这年头,哪个文臣手上没沾着几条人命?

    就好似那群武将,一个个的身上没有灭国的战绩加持,他们都不好意思站出来说话,文臣也是如此。

    再者说,文臣好战起来,一个个的比武将还要疯狂呢!

    毕竟,青史留名这种事没人能拒绝的。县碑县志就足以让人疯狂,更别说,写在国家的历史上!

    王八荣的效率很快,半个时辰的功夫,大唐贞观初年的四大中流砥柱便已经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