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 第228章 被抓包的房玄龄和李世民

第228章 被抓包的房玄龄和李世民(1/2)

    “孤,明白了,邢国公放心,孤会帮邢国公找人处理的。”

    “孤,为大唐感谢邢国公!孤,希望邢国公您能好好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大唐,无法损失邢国公。”

    李承乾有些动容,望着房玄龄情真意切的感谢。

    不过,房玄龄倒是躲过去了,但是,他很感动,甚至眼眶都有些红了......

    没办法,某位太子殿下太会了。

    当然啦,太子殿下也不是无情之人不是?但凡今日来找他的换成长孙无忌你瞅瞅他怎么处理!

    他绝对把东宫左庶子要处理的工作扔给长孙无忌!

    淦!

    “臣,定为大唐鞠躬尽瘁,”

    “好了,后边那句死而后已就别说了,蛮不吉利的。”

    邢国公的上头之言被李承乾一句话怼了回去,房玄龄脸色有些泛红,嗯,看起来颇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邢国公可回去将三号贞观城的事务挑选出一些繁琐复杂的部分送到东宫,孤会处理的。”

    李承乾笑呵呵的,甚至给房玄龄斟了一杯茶。

    “唯。”

    目送房玄龄离开,太子殿下回到自己的案头,单手拄腮陷入思考。

    嗯,自己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种事是不会存在的!

    他只是在思考要将这些略显繁琐的事情交代给何人......

    主要是东宫目前也就仨人,咳咳,很尴尬,他现在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再去外面找个新人进来了。

    有合适的人选么?

    呵呵,必然啊!

    前些日子,他甚至在其他人口中听到了一个,就在中央一处部曹担任主事。

    谁?

    薛大鼎。

    薛大鼎,字重臣,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人。隋唐时期大臣,介州长史薛粹之子。

    此人乃大唐一朝良吏,擅长水利工程与地方治理。

    贞观中后期,其担任沧州刺史期间,主持疏浚了无棣河(连接沧州与大海),又疏通了长芦河、漳河、衡河三条河道,引水灌溉、排泄潦水,并发展盐业和海运,使沧州“境内无复水害”。

    百姓歌颂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什么?你说贞观城的建造不是水利工程?

    嗐,这有啥的?别闹,先找个人来办,至于怎么办,再慢慢来处理嘛!

    再说了,又不是让薛大鼎一个人干!

    “孤要去一趟甘露殿,找父皇要人!”

    说干就干,既然他爹甩锅扔给他,那他去找他亲爱的老爹要人,想来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这没什么毛病,更没有什么问题!

    “李阿难,随孤往甘露殿!”

    李承乾起身披上裘衣,迈开大步直奔甘露殿。

    李阿难早就习惯了自家太子殿下的这风风火火的性子了,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自家太子殿下来说是一条铁律。

    但凡是他今日能处理解决的事情,李承乾很少拖延到明日。

    甚至,李世民都对于自家儿子的这个习惯很是赞赏。

    毕竟想要成为大唐的天子,雷厉风行,那不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么?

    最起码,现在的李世民那是完完全全的确认,大唐的继承人非李承乾莫属。

    至于说随机刷新的李泰,还有刚刚蹦出来没多久的李治?

    哈,这两人都不在李世民的考虑范围内,这两个儿子就随他们去就好了,说句不好听的,若是这一世的李世民还要动易储的念头,呵。

    大唐怕是会再多个太上皇,那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

    甘露殿。

    “爹!要人!给不给?!”

    李世民今日的政务处理的还是很快的,此时此刻,他正在开开心心的在甘露殿跟着自己的四位砥柱大臣聊天以度过闲暇时光,甘露殿内时不时的就能传出老李同志开心的笑声。

    然而,却被一道极为突兀的声音打断了。

    甘露殿内的老李脸色一垮,无奈之色立马爬到了脸上,房玄龄的老脸上甚至多了一丝丝的慌张之色,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三人明显知道某些内情,一个个的悄咪咪的搬着自己的锦墩儿往边儿上走去,争取让他们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至于说什么太子殿下的礼仪还有称呼问题?

    拜托,魏征都没得意见,他们有个屁的意见!

    再说了,身为继承人,李承乾简直各方各面都戳中的老魏头的心巴上,他能有什么意见?

    人无完人不知道?

    再说了,那是人自己家里的事儿,跟他有鸡毛关系!

    他今天就是一个来蹭醋芹吃晚饭的主儿!嗯,毕竟,这会儿这个时间段要是想要吃到醋芹什么的,还是麻烦些,皇城里面这玩意儿管够,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