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木质被海水浸泡多年,已然变得松软,用力一撬,木板随之断裂开来。
在王云山的协助下,二人小心翼翼的拆掉木箱顶板,里边同样是一个花瓶,它静静的埋藏在一堆稻壳之中,只留瓶口在外。
这些稻壳充当花瓶护卫,原本应是金黄色,但在海水的长期浸润下,它们的颜色变得黯淡无光,仿佛被岁月磨去了棱角。
哇,好漂亮的花瓶!
王云轩小心翼翼地将花瓶一点一点的从稻壳里拔出来,露出真容的那一刻,那光鲜亮丽的瓶身仿佛将这片天地笼罩。
瓶身线条流畅而优美,宛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带着一种不可言喻的韵律美,釉色温润如玉,仿佛经过岁月的洗礼,更添几分沉稳与内敛。
真美!
王云轩和王云山两眼放光的盯着花瓶,眼神里均是欣赏之色。
无关金钱,完全是发自内心对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的一种崇敬之情,同时内心深处自然而然的升起一股民族自豪感。
这瓷器,不仅仅是器物,更是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的结晶。
它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保持着那份最初的纯净与美好。抚摸着那光滑的瓷面,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度,让人为之沉醉。
当然,除了崇敬和自豪之外,兄弟俩最关心的还是能值多少钱。
清代花瓶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
清乾隆时期的花瓶最贵,在伦敦拍卖出5160万英镑(约8300万美元),刷新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最高纪录。
希望将来能卖个好价钱。
王云轩一边想一边把花瓶递给目光火热的王云山,拿去欣赏吧。
自己则奔向第三个木箱,这是一个大箱子,顶板已经破损,上面附着密密麻麻的藤壶,箱子里边黑乎乎的,拿手电筒一照。
好家伙,里边居然并排放着三把步枪,刺刀散落一边。
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八大盖”吧!
王云轩一脸惊喜之色,他从未接触过枪支,但是抗战剧可没少看,尤其是《亮剑》,看了不下十遍,里边的细节一清二楚。
在剧中,政委赵刚用三八大盖远距离射击日军炮兵,一枪爆头。
印象相当深刻,所以此时才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上下打量几眼便认出来。
当手指触碰到那冰冷而坚实的枪身时,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瞬间涌上心头,整个身体都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充满。
在海水浸泡后,枪身已然呈现出一种饱经风霜的沧桑之态,枪管、枪托等各个部件,已布满了斑驳的锈迹。
尽管如此,王云轩依旧无比兴奋,还特意上刺刀,调整枪口,对准王云山。
突然间目光一凝,恐惧感如同无形的寒冰,从脚底蔓延至全身,让每一寸肌肤都战栗不已。
那是什么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