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莲静立于门口,并未再向前靠近。她深知此刻的张鸣需要宁静,故而只是轻声低语:“我于东壁刻下了符文,倘若你心绪不宁,只需看上一眼便可。”
张鸣应了声 “好”,声音虽不响亮,却沉稳得如同山根牢牢扎根于大地。
待她的身影彻底隐没在洞府外清晨的薄雾之中,张鸣方才起身,右手并拢如刀,在空中迅速划出一道残影。只见系统界面悄然浮现:
【是否封存未知物品?】
【确认封存:玉简已收入 “时空秘藏?静默格”】
他不禁松了一口气,这并非源于对系统的绝对信任,而是终于能够放下紧绷的警惕,全心全意去面对体内那颗尚未完全凝实的金丹。
他盘膝而坐,闭目凝神,开始调息。
金丹悬浮于丹田的正中央,看上去温润如同明珠。然而,若仔细观察其流转的节奏,便会发现每一次的旋转都带着极其细微的滞涩之感,恰似齿轮咬合不够紧密,长久下去必然会产生磨损。这并非寻常修士突破之后所出现的虚浮状态,而是前世三世记忆叠加所带来的独特负担。太多的力量、太多的经验被强行压缩进这具新生的金丹之中,仿佛要将滔滔江河硬生生塞入狭窄的壶口。
他不动声色,心神缓缓沉入 “记忆宝库”。
刹那间,无数画面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第一世炼心诀残篇中所记载的 “九重淬丹法”;
第二世镇天神祖亲笔书写的《金丹圆融经》;
第三世凡俗医道典籍里关于气血归元的偏方;
还有今世初成金丹时灵力失控的那一瞬间,系统自动记录下的三百六十七种可能走向……
这些知识在系统的整合之下,不再杂乱无章,而是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脉络,最终凝结成一段唯有他自己能够读懂的推演结论:
【当前金丹隐患等级:中低】
【最优稳固方案:以丹道火候调控灵力密度,辅以阵纹引导能量回流】
【预计耗时:七日】
他缓缓睁开双眼,眸光已然发生变化。
不再是昨夜面对云阳子时所展现出的警觉与试探,也不是擒获黑冥宗探子后的冷峻与果决,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整个世界此刻只剩下他与这颗金丹。
蒲团之下,早有准备好的八十一枚灵石布成一座小阵。此刻,他单手掐诀,激活阵法,只见灵光依次亮起,映得石壁微微颤动。这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阵法,只是他自行改良过的 “归元聚灵阵”。此阵取材简便、布设迅速,却恰好符合当下的需求。
他左手掐 “稳神印”,右手虚按在丹田上方三寸之处,灵力如细丝般,缓缓渗入金丹的裂隙之中。
痛感随即袭来。
并非那种撕裂般的剧痛,而是如同有人用细针一根一根地挑动神经末梢,缓慢且持续地刺入骨髓深处。他的额角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并未闪避,反而借助这痛感来校准灵力注入的节奏。这是前世无数次在濒死边缘修炼所换来的本能,唯有在极限的边缘游走,方能真正掌控力量。
时间在悄然流逝。
日头渐渐西斜,洞府内的灵气浓度已然达到寻常洞府的三倍之多,然而却被金丹悄然吸纳,没有一丝一毫的溢出。张鸣的呼吸逐渐平缓,每一次的吐纳都精准到毫厘之间,仿佛与天地的节律达成了共振。
就在第七日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洞府顶部预留的光孔,恰好落在他掌心的符文之上时,异变陡然发生!
那枚被封存的玉简,竟在系统空间中微微震颤起来,一道极为浅淡的金色光丝从其中逸出,穿过空间的屏障,径直射向他的眉心!
张鸣猛地睁开双眼,却并未流露出惊慌之色。
系统早已发出预警,并自动调出 “模拟推演” 进行拦截与分析:
【检测到未知信息流】
【内容匹配度:98.3%(与第二世《混沌心诀?金丹篇》残章一致)】
【风险等级:低】
【建议接收】
他闭上眼睛,任由那道金丝融入自己的识海之中。
刹那间,一幅从未见过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一座悬浮于虚空之中的古老祭坛,祭坛中央摆放着一枚半透明的金丹,丹体之上浮现出金色的符文,竟与他掌心的符文如出一辙!
画面陡然终止。
但张鸣已然明白 —— 这并非陷阱,而是一把开启未知的钥匙。
他缓缓起身,走到东壁之前,伸手轻轻触碰李碧莲留下的符文。那符文带着微微的温热,仿佛有生命一般轻轻跳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