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 > 第136章 好大一顶帽子。

第136章 好大一顶帽子。(1/2)

    谢正阳看着众人远去的背影,微笑不语。

    还是梅照影好看,在这里有鹤立鸡群、出淤泥而不染的味道。

    他也觉得自己变坏了,道德滑坡了。

    竟然可耻地……

    荞花走了过来,低声道:“谢大哥,都半夜了,快休息吧。”

    谢正阳点点头,洗个澡,和荞花一起休息。

    两人也算是久别重逢,小别胜新婚,自然要好好地恩爱一番。

    许久,尘埃落定。

    荞花浑身滚烫,蜷缩在谢正阳的怀里,还在微微颤抖,低声笑道:“谢大哥,听说我姐夫贾老三,现在也在帮你做事,是吗?”

    “贾老三?”

    谢正阳嘿嘿一笑:“我送给贾老三好大一顶帽子,官帽子。他现在,是石灰厂的厂长,也是水泥厂的厂长,管着一百多人,可威风了!”

    “谢大哥,你真好。这下子我姐姐可就合不拢嘴了!”

    “放心吧,荞花,我早就让你姐姐合不拢嘴了。”

    谢正阳拥着荞花,笑道:“等我有空,回去石塘村,看看你姐姐。其实你姐姐,也很不错的。”

    荞花点点头,缩在谢正阳的怀里,渐渐睡去。

    次日。

    谢正阳起床,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之中。

    县衙后面的小别院,谢正阳命令工匠,将之改建成学堂。

    又命令木匠,找来干松木,制作黑板。

    将干松木拼凑成一米宽三米长的木板,用墨水反复浸染,再刷一层生漆,就是黑板了。

    华夏大地上,制漆业很发达,从周朝就开始了。

    而且,可以调出黑漆。

    谢正阳定制了一批大黑板,还有小黑板,便于学员们学习。

    桃源县境内,也有石膏矿,可以用来制作粉笔。

    正在忙碌的时候,东郭乞奴来报:“谢公子,你派去武陵郡的穆虎先生,回来了,还带来了武陵郡特使,已到安乐坞,正在赶往县城!”

    带来特使?

    看来可以谈!

    谢正阳笑道:“通知军师吕正良,我们一起前去迎接特使。”

    吕正良很快赶到,陪着谢正阳,去迎接特使。

    谢正阳还安排了简单的仪仗,表示隆重。

    午饭前,穆虎带着特使,乘坐马车而来。

    谢正阳下马,抱拳施礼:“特使远道而来,谢正阳迎接来迟,罪该万死。”

    特使名叫谢求安,和谢正阳同姓,担任武陵郡农曹官,是个稳重的中年人,下车还礼:

    “谢郎,多礼了。”

    在大晟国,年轻英俊的公子,也可以称为郎君。

    比如三国孙策,当时被称为孙郎;周瑜,被称为周郎。

    谢正阳才十八岁,被称作谢郎,也合情合理。

    “谢大人远来,我已经准备了接风酒宴,请随我前往县衙。”

    “多谢。”谢求安点点头,张望左右:“皇甫晔将军,怎么不在这里?”

    谢正阳说道:“皇甫晔将军在县衙,稍后即可相见。”

    县衙里,已经准备了酒宴。

    皇甫晔也被请了过来。

    见了谢求安,皇甫晔有些尴尬,抱拳道:“谢大人,我正打算,过两天回去,是谢正阳……太客气,让我在这里游玩几天。”

    谢求安笑道:“皇甫将军,我就是奉郡守大人之命,来接你回去的。”

    吕正良挥挥手,吩咐闲杂人等回避,开始筵席。

    这里也就谢正阳、吕正良和鲁信健、穆虎,可以放开了谈。

    酒过三巡,谢求安说道:

    “谢郎,郡守大人这次很生气。武陵郡祭酒张裕的妻子,也就是花亭侯长女淳于琉光,死在安乐坞;花亭侯作为朝廷敕封的侯爷,也死在民乱之中;皇甫将军带兵前来调查,又被你射死射伤两百多人。而且,你们还扣留了皇甫将军。”

    谢正阳离席谢罪:“谢大人,皇甫将军是自己留下来,视察桃源县民情的,我没有本事扣留他。侯爷和琉光大小姐,死在民乱之中,是我保护不力,我有罪;但是,我也剿灭了流民,夺回了县城和安乐坞,安定了全县百姓。”

    谢求安点点头:“你上表说,桃源县的税赋,以后实数加倍,是真的吗?”

    谢正阳点头:“自然是真的,我已经送去了第一个月的税赋,想必谢大人也知道。如果谢大人不放心,这次回去,可以带回第二个月的税赋银两。”

    谢求安沉吟道:“郡守大人,怀疑有诈。你宣布,全县免税,这些银两,以后从何而来?”

    “大人,我会做生意赚钱的。桃源县的香油和肥皂,都出自我手。就这两项的利润,交税足够了。”

    “好吧。”

    谢求安取出公文:“郡守皇甫俊大人,任命谢正阳为桃源县县令,总管桃源县事务,保境安民,报效朝廷!几日后,我们会上报荆州太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