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 > 第114章 小朝廷。

第114章 小朝廷。(1/2)

    谢正阳笑道:“农耕桑麻,关系民生大事,也关系本县的税赋能否完成。郝继友兄台,行吗?”

    王贵顺着话问道:“郝孝廉,管理农耕桑麻,你行不行?”

    “当然行了。”

    郝继友大喜过望,抱拳道:“反正都是黔首百姓种地,我又不种地。我只要管着他们,让他们交税就行了!”

    王贵苦笑不语。

    姚督学又来打圆场:“郝孝廉虽然年轻,但是肯学,磨炼一下,定能胜任!”

    “是吗?”

    谢正阳冷笑,看着姚督学:“我看可以让郝孝廉,先回去学习种地,磨炼好了再来。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怎么做农曹官?假如耽误了本县的税赋,侯爷和郡守,都饶不了我们!”

    姚督学不敢说话了。

    郝继友还不服:“我是孝廉,我理应入朝为官……”

    谢正阳一笑:“这样吧郝孝廉,你去皇都洛阳做官,才不至于埋没你大才。桃源县这个小地方,你施展不开的。”

    王贵也挥手:“你二人速退,以后有空缺再说!”

    郝继友趁陈利,悻悻地退去。

    谢正阳对王贵说道:

    “前天那个鲁信健,我看还是能干事的人。派人去叫过来吧,做我的助手。以后,桃源县的农曹事务,我来负责。我保证完成每年的粮草赋税,不够的,我自己掏钱补上!”

    淳于风笑道:“谢公子,农曹官可是个辛苦的差事。”

    谢正阳说道:“本县一半税赋,都要上交给侯爷的,是侯爷的俸禄。为了侯爷,我愿意吃苦。”

    王贵点头:“既如此,谢公子就兼任农曹官吧。”

    于是,谢正阳就两个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县公安局长兼任农业局长。

    黄昏时分。

    刘学文带着七十多汉子,来到县城。

    大多数是刘家庄的。

    石塘村的谢保、贾老三也在。

    还有潘有财,从二龙山带了七八个兄弟,混在其中。

    刘学文笑道:“谢公子,这是第一批,明天下午,我们刘家庄还有三十人过来,为谢公子效力。”

    “是为朝廷效力,不是为我。”

    谢正阳摆摆手,将众人带去校场,登记造册,编成三个排,七个班。

    挑选人才,担任排长和班长。

    校场里就有军营,可以住宿。

    完成整编,晚饭过后,谢正阳又带着大家,去城里城外走一圈,让大家熟悉环境。

    忙碌到半夜,谢正阳这才休息。

    次日上午,谢正阳安排好了县城里的事,回去向花亭侯汇报工作。

    主要是不放心铁栓和大牛。

    还好,安乐坞里一切正常。

    铁栓和大牛,只是受到简单的盘查,都没露馅。

    花亭侯笑道:“正阳贤婿,听说你主动负责了桃源县的农耕桑麻,是吗?关于农桑种植,你行不行?”

    谢正阳抱拳:“侯爷,我可以保证,本县每年的收成,大幅增加。这一段时间太忙,我还没来得及着手稼穑耕种。但是,现在可以进行了。”

    黄师爷问道:“谢公子,你打算如何行事?”

    “目前的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是耕牛不足!我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如何解决?买牛吗?”

    花亭侯不明白。

    “侯爷,其实我们的耕牛,是够的,就是牛耕技术,太落后了,需要调整。”

    谢正阳胸有成竹,侃侃而谈:“我们现在使用的犁,叫做直辕犁,必须两头牛,才能拉得动。这样的牛耕方式,叫做二牛抬杠。

    我可以设计一种曲辕犁,非常轻巧,一头牛就可以拉得动,叫做一牛挽犁。曲辕犁大幅推广以后,我们现有的耕牛,耕地面积,就会翻番。”

    大晟国的科技文化,也就相当于三国时代吧。

    各种落后,惨不忍睹。

    谢正阳在二龙山,就已经设计了曲辕犁,试验了一牛挽犁技术,完全可行!

    花亭侯又惊又喜:“贤婿,此话当真?”

    “侯爷,我岂敢骗你?”

    谢正阳一笑:“我有现成的图纸,现在就可以召集工匠,连夜将曲辕犁做出来,明天一早,就可以示范给侯爷看。”

    花亭侯哈哈大笑:“我得正阳贤婿,如得千军万马。你快去办这件事,明天一早,我要亲自去看你的曲辕犁。”

    谢正阳抱拳而退。

    黄师爷走到花亭侯身边,低声说道:

    “侯爷,谢公子文武双全,精通器械设计,格物造化,又懂得农桑耕种,可遇不可求。如今乱世,安乐坞有这样的人才,是侯爷洪福齐天啊。”

    花亭侯一愣:“你的意思是……”

    “招兵买马,屯粮积草。”黄师爷低声说道:

    “这天下,已经乱了。督邮敢私自查处县令,说明朝纲败坏,朝廷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