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夺舍三年,她杀回来了 > 第329章 熟悉的人

第329章 熟悉的人(1/2)

    勤政殿内,翰林院、国子监以及吏部两院一部众臣立于大殿两边。

    叶疏辰作为主考官,立于正位,三名副考官翰林院掌院林思齐、国子监祭酒贺从林以及吏部侍郎黄立则依次立于两侧。

    再往上,大殿正坐上,长公主李瑟兮,肃王沈不知,宁王妃凌紫霞,安国公崔镇等天王贵胄坐于高堂,以示对此事的支持。

    最中央的,则是李凡和刚坐上凤位的崔晴华,以及太后赵雅贤。

    李凡坐于中央,赵雅贤和崔晴华一左一右端坐于两侧。

    崔晴华柔顺且端庄地低垂着眼眸,谨记为后的规矩,沉默地接受着朝臣及众亲王、公侯的跪拜。

    有视线若有似无地划过她的身体,带着某种阴冷的怒意。

    崔晴华知道这目光来自自己的婆母赵太后,自前朝众臣以封后一事逼她退朝还政,赵太后对她的态度便彻底变了。

    从催她入宫时的温和“慈祥”,变成了现在这样不加掩饰的厌恶。

    她知道,父亲那种和稀泥的性格,定然没在这件事上对太后施以援手。

    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太后迁怒于她也实属正常。

    加之,李凡并不喜欢她,除了大婚的那一夜,再没来见过她。

    母子在这事上算是一体同心了。

    正好她也不喜欢她们,自己待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里,乐得清闲自在。

    只是今日殿试,她无论如何也想看上一眼。

    她在殿试名单上看到了絮华的名字,她很想她,很想见见她。

    两姐妹自出生以来,从未分开过,入宫为后的这些日子,崔晴华第一次体会到书中所写的“思念”二字到底有多么折磨人心。

    虽然身为皇后,有传召家人的权力。

    母亲身为安和县主,也可随时呈拜帖,带妹妹入宫来见她。

    但前朝动荡,局势不明,夫君不喜,婆母迁怒。

    母亲自然知晓此时不可轻举妄动,任何一个无心之举,都可能让始终中立的安国公府被拖入旋涡。

    所以自她入宫,家中再没有送过一封信,也没有传过一句话。

    一道宫墙,横亘了所有。

    直到思念泛滥成灾,崔晴华第一次放下尊严、软下性子,去求李凡允她随行观礼。

    虽然换来了不少奚落,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坐在了这里。

    本就看她不顺眼的太后瞧她的眼神越发不满。

    崔晴华毫不怀疑,在殿试结束后,自己定然会收到太后的责罚,但她不在意。

    她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大殿,听到宫人高声传讯,说“贡士到!”

    她眼神一颤,在一道道步入大殿的倩影中,捕捉到了那个最为熟悉的影子。

    胸口像是被攥住,钝钝得痛了一下。

    崔晴华不动声色地深呼吸,压下那泛滥的情绪,没让眼泪掉出来,全力维持着身为皇后该有的仪态。

    洛契坐在肃王身侧,状似无意地看了她一眼,又将眼神收回。

    没人注意到他些许的刻意。

    只有林若初,奇怪地多看了他两眼。

    她以第一女官的身份立于两院一部的官员之中,从入殿之初,就对随着肃王一起落座的洛契倍感疑惑。

    疑惑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周北两国虽签了和约,如今有了层盟友的关系,但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任。

    这两月,两国互相派的细作不在少数。

    李玄送来了细作名单,将入了大周境内的北境细作记录的清清楚楚,而大周这边派过去的,林家裴家各半。

    和谈之后送细作去摸清对方的动向已经是几次大战后,各国默默遵守的规矩,看到所谓的“盟友”不再招兵买马,有执行和约的动向,自己才能安心效仿。

    所以两国对此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洛契这样的质子,默认是细作头子,涉及朝政的事,理论上是不该让他参与其中的。

    但……

    林若初看他坐在肃王身侧,纤瘦的身影少年老成,时不时与沈不知小声交谈两句的模样,两人看起来竟然有些熟悉?

    莫非让洛契来勤政殿观摩女官殿试,是长公主的意思?

    林若初并不能完全读懂长公主的心思,只能先相信长公主的判断。

    洛契身上确实没有洛岚那种近乎疯癫的杀意。

    但先不论他出现在勤政殿的目的是什么,他刚才看崔晴华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虽然林若初只瞥到了一个短暂的瞬间,但也足以唤醒她敏锐的直觉。

    那可不是看陌生人的眼神。

    更像是在关心相识多年的挚友?

    她看不懂,只能把疑惑暂且压回心里。

    杜欣欣和女鬼虽然没有她那么敏锐,但也随着她的视线察觉到了洛契的眼神。

    两人当即开始在她的脑海中分析。

    【这人自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