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夺舍三年,她杀回来了 > 第309章 以死明志

第309章 以死明志(1/2)

    李瑟兮也觉得好笑,屋中只剩两个女人在对峙时,她望着赵雅贤,没忍住笑出了声,轻蔑溢于言表。

    她是有不臣之心。

    不想向蠢人称臣不是人之常情么?

    怪得了她?

    但……

    这话赵雅贤既然敢说,就别怪她揪着不放了。

    李瑟兮后撤一步,端庄且慎重地冲赵雅贤一拜,道:

    “不知太后被何人蒙蔽,竟对我竟有如此误会,列祖列宗在上,我李瑟兮便立于太和殿前,让诸天神明看看,我可否有不臣之心。”

    说罢,她袖子一扬,头也不回地直接冲到殿外,冲去太和殿前,在宫人惊异的眼神中,冲着大殿直直地站住了。

    太和殿主晨起上朝之事。

    赵雅贤不知李瑟兮此举是想干扰明日百官上朝,还是想拖延林昭通敌一事。

    但她觉得把李瑟兮架在这也不错,就让她站在这冬日萧瑟的寒风中冻一晚,最好冻得她大病不起,看她还如何觊觎凡儿的皇位。

    赵雅贤也袖子一甩,扭头回宫了。

    剩下几个男人拍拍身上尘土站起来。

    裴志远脸色不太好,他觉得这事要闹大了。

    傅乐言脸色也不好,他说的是私下汇报,太后竟让他在长公主党羽面前公然说了这么多,把他推到台前去得罪人……

    叶疏辰仍旧神色淡淡,看不出内心所想。

    而崔镇总算想到了最好的下酒菜,汤壶热酒配羊肉,应当是妙哉妙哉。

    这一夜,整个京都城都不太平。

    将军府被围的水泄不通。

    林若初被关在殿中一夜未归。

    而李瑟兮则立在太和殿门口站了一宿。

    直到第二日,晨曦初露之际,群臣上朝,第一个看到的,便是鱼肚白的天色下,如腊梅般傲然立于殿前的背影。

    长公主不惜以身劝谏的事,在宫里宫外迅速传开了。

    劝的什么谏?

    劝太后亲贤臣,远小人,宁肯以身明志也要保下为大周抛头颅撒热血的戍边良将。

    “边疆战事刚一停歇,太后就要对将军府动手”的事传得满天飞。

    京都城一下就炸了。

    昨日还只是寥寥几句的闲话迅速蔓延。

    “兔死狗烹,良将亡。”

    “热血不敌佞臣言。”

    “忠烈冤魂俘强力。”

    字字句句编纂成诗,百姓口耳相传,越传越悲痛,越传越愤慨。

    早朝还没下,将军府外便已经围满了百姓。

    声势未起,但“林将军千里戍边,乃大周忠臣”“为何要围将军府?林将军忠心守城何罪之有”之类的议论已然开始蔓延。

    赵雅贤坐于帘后,几次冲动,想将手中林昭通敌的罪证甩到朝堂上,但她都忍住了。

    殿外看不见的李瑟兮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幽魂,于暗中静谧地盯着她,让她汗毛竖立,片刻不敢松懈。

    昨日离殿后,怒火散去,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事情的走向有些不对。

    她本没想将林昭通敌一事闹得这么大,她知道李瑟兮会保林昭,一条密信作为罪证也不够有力。

    她只想借此敲打李瑟兮,让她吃瘪,夺了她的宝贝疙瘩林若初的官职,再让她求自己几句,顺其自然地撤了将军府外的禁军。

    好让文武百官看看,这天下还是她凡儿的天下,不是李瑟兮区区一个长公主能够肆意妄为的。

    但事情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李瑟兮木头疙瘩一样杵在百官上朝的必经之地。

    林若初还在偏殿关着,还没处置。

    将军府门外围着的禁军也没撤。

    气氛突然就剑拔弩张了。

    早朝百官各个面色凝重,活像下一刻就要宫变。

    赵雅贤胸口就像堵了块大石头,想要快点做些什么,快刀斩乱麻,杀了林家,杀了李瑟兮,杀了这些让她夜夜难安的贼子。

    可……

    她紧紧握着那道罪证。

    知道这东西不足以成为刺向李瑟兮胸口的刀。

    她还杀不了她。

    只要咬着牙吞下怒火,压着声音问:“众爱卿可有事要议论?”

    无人回应。

    今日原本要敲定封后大典和女官殿试的时间。

    但殿内太后杀气四溢,殿外长公主虎视眈眈。

    谁敢在这时候提这事?

    那不是自己跳出来当靶子?

    谁也不敢。

    全都缩着脖子当鹌鹑。

    最后是叶疏辰站了出来,神色淡淡道:“封后之事不宜再拖,圣上子嗣乃大周命脉,是第一要务,应速速定下。腊月三日,乃司天监推算的黄道吉日,可将封后大典定于次日。”

    赵雅贤听完,心中满意些许。

    叶相果然是大周肱股之臣,所言皆是她心中所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