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逍遥世子,剑道宗师怎么了 > 第二十一章 一叶知秋

第二十一章 一叶知秋(1/2)

    萧无明在烟花楼三层醒来时,并未显露半分意外。

    揉了揉满是惺忪眼睛,任由满身酒气裹着胭脂香在屋内漫溢,仿佛昨夜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般。

    楼外晨霜未消,马三甲身披铁甲立在拴马桩旁。

    他单按刀,腰杆挺得如旗杆,魁梧身形投下的影子几乎占据身后整个街道。

    惹得路过商贩以及百姓,纷纷侧目。

    这般甲胄鲜亮的武人候在烟花楼前,在西北三州着实罕见。

    要不是大伙对世子殿下那匹“雪中他云”极为熟悉,还真以为烟花楼又来了什么贵客。

    “镇北王的狼军又来替世子殿下‘保驾护航’了?”

    街角茶摊传来低笑,一个本地老汉扫了眼马三甲腰间的玄铁刀,笑道:“听京城来的商贩说,上月南方那般书生刚参了镇北王‘纵兵扰民’,这会儿怕是又要加急递折子了。”

    旁边酒肆小厮擦着桌子回道:“参劾?御史台的大人怕是忘了,萧擎苍的狼军踏平是蛮怒营帐,可不是咱们百姓的灶台!”

    ......

    对此,马三甲充耳不闻,目光始终落在二楼雕花窗上。

    他知道,昨夜发生的一切肯定与世子殿下有关。

    只是碍于职责,他不能恪尽职守,不然准是要护在世子身旁。

    就像十年前,殷夫人护住自己那帮。

    马三甲缓缓闭上眼睛。

    气息厚重绵长。

    楼内,萧无明并不着急下楼。

    转目看向眼前突然出现的王从命,问道:“如何?”

    王从命摇头。

    昨夜那帮人明显是训练有素,未等影狼卫上前,别已是用暗藏匕首抹了自己脖子。

    不过此行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

    王从命从腰间取下一枚护符。

    此护符呈现椭圆状,与凤阙主流的天圆地方有着显着差异。

    “蛮怒遗孤。”

    萧无明仅一眼便是认得此玉佩,又回想起昨晚细节。

    这个猜测十有八九。

    王从命颔首,他猜测也是如此。

    只是让他疑惑的是,何人能在王爷眼皮子下,将这等蛮怒遗孤圈养。

    这可不仅仅是诛九族事情。

    对此,萧无明脸上却没王从命那么凝重。

    毕竟作为镇北王世子,眼下虽顶着个纨绔头衔,每天还做些荒唐事。

    但这些年来,大大小小刺杀,可是不少。

    自己庭院那棵老槐树上的刻痕,便是最好证明。

    而这也仅是萧无明见到过的。

    那些还没露面就被影狼卫拦下的,数不胜数。

    “世子殿下,可是起来了,奴家已准备好洗漱了。”

    门外,林老鸨询问声响起。

    这素来对旁人傲然的林大娘,对萧无明,却是客气异常。

    不等萧无明表态,王从命已是消失在原地。

    萧大世子脸上瞬时换上浪荡笑意,朝门外扬声道:“劳烦林大娘备些沉水香,昨夜酒气熏得人脑壳发昏。”

    房门推开,脂粉香混着皂角味涌进房内。

    三四名红衣侍女端着铜盆、捧着锦衣鱼贯而入。

    萧无明任由她们伺候更衣,镜中映出他那张精致面容。

    半个时辰后,萧无明身着簇新月白锦袍下楼。

    衣摆间飘着浓郁的沉水香,与昨夜的血腥气截然不同。

    马三甲候在檐下,铁甲上凝着晨露,见他这副模样,古铜色脸庞未显半分意外。

    这几年来,他早已习惯世子殿下在胭脂堆里藏刀锋的做派。

    萧无明翻身上马。

    雪中踏云,四蹄生风。

    两人一前一后,在城中主干道掀起一阵沙尘。

    惹得不少街边商贩,心中叫苦连连。

    ......

    镇北王府深处,有座望海院。

    与众不同。

    不在亭台楼阁的富丽,而在气质。

    地处王府中轴,毗邻镇北王主院,却连檐角神兽都比别处矮三分,唯有门楣上“望海”二字,仍透着股文人清贵。

    十年前,这里曾是书生们谈诗论道的雅境,镇北王嫡长子萧望江常在此与天下寒士煮茶论经。

    殷夫人离世后,望海院的门便常闭不开。

    可路过的下人们都知道,这院子从未真正冷清。

    无人问津多时的院子,远没有外人想的那般萧条凌乱。

    反而是被萧望海整理得井井有条。

    如今正值初春,望海院的春花,开得似乎比镇北王院子里的还要鲜艳些。

    萧望江负手立于院内,一身文人长衫旧得发白,但腰间那本自幼便读的《圣人经》残卷,却是纤尘不染。

    一片银杏叶擦着院墙飘落,被他两指夹住的刹那,他那张虽有岁月痕迹,依旧称得上俊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