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恩.斯科特面带微笑走到他面前。
“勒布朗,”他的声线如同熨过般平滑,掌心拍在年轻巨星汗气蒸腾的肩膀上,“你激活了埃尔顿的火力,你帮他拉开了空间,这才是全明星级别的比赛,这才是属于领袖的智慧篮球。别放弃,下半场我们将力挽狂澜”
主教练的这番话打断了LJ短暂的自我怀疑。
是的,教练认可我的做法。
这说明我没有犯错。
没人觉得我是胆小鬼。
下半场,我要继续那么打。
林奇不可能一整场都这么准,不可能。
合理的篮球,也许没有那么激情四射,但一定能带我们到达胜利的彼岸。
那些聒噪的评论员懂什么?当胜利的香槟开启时,没人会记得过程是否足够戏剧化。
“他们的DPOY正在燃烧自己,”布莱恩.斯科特继续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团火焰将麦迪逊广场烧成灰烬,让他自己将自己燃尽。”
从某种方面来说,布莱恩.斯科特的策略也符合逻辑。
他相信,林奇这么大包大揽,到了下半场会撑不住。那时候,就是尼克斯反击的时候。
而想要反击,他得确保LJ不会提前丧失自信。
他的前任拉里.布朗是一个严苛的教练,习惯于公开批评他的球员。
于是他现在事业了,即使他是21世纪除菲尔.杰克逊外唯一能够连冠的教练。
布莱恩.斯科特珍视这份工作,所以他会吸取教训,用合适的方式与LJ相处。
下半场比赛开始,勒布朗.詹姆斯依然选择用组织串联作为主旋律。
持球单打几乎被他摒弃,仅有零星的无球空切在提醒人们这位天选之子的运动天赋尚未完全熄灭。
林奇则继续他的疯狂报复行为,下半场的林奇也改变了一些打法。他没有一直打持球,而是增加了无球进攻的比重。
詹姆斯发现,林奇的突然反跑变得难以防守。
他的第一步很快,步幅又太大。
一个不注意林奇就会与你拉开身位,再配合上及时的无球掩护,想追防林奇变成了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林奇开始在三分线外开火,这让分差拉开的速度变得更快了。
当然,尼克斯也没有继续让埃尔顿.布兰德为所欲为。
中场休息时,菲利普.桑德斯让阿里扎更积极的对布兰德进行夹击。
这会给泰肖恩.普林斯一些空位机会,但没关系,小王子的进攻可杀不死比赛。
这个策略奏效了,埃尔顿.布兰德面对阿米尔.约翰逊的粗暴顶防以及阿里扎随时出现的长臂,进攻不再随心所欲。
泰肖恩.普林斯即使获得投篮机会,大多也只是半空位——特雷沃.阿里扎总会第一时间轮换归位,尽可能压缩普林斯的出手空间。
并且,尼克斯队在二号位上永远保持着活力。
阿里扎、德肖恩.史蒂文森和埃迪.琼斯都拥有出色的轮换防守能力。一个累了,另一个可以立刻顶上。
分差被逐渐拉开,林奇的得分也在不停上涨。
布莱恩.斯科特在场边攥紧拳头,他发现自己有些太低估上赛季的大满贯球员了。
林奇虽然大包大揽,但下半场丝毫没有效率下滑的迹象。
更要命的是,勒布朗.詹姆斯的攻击欲望就好像布莱恩.斯科特对自己老婆的欲望一样寡淡。
他中场休息时对LJ的态度,让23号可以心安理得的逃避责任——当然,在他心目中他并没有在逃避。
第四节刚开始没多久,当林奇用以及反跑后的三分拿下本场比赛的第41分时,一些曾为23号摇旗呐喊的忠实拥趸们颤抖着关闭了电视。
第17次相遇,第17次失利,命运依然在用相同剧本书写着阿克伦之子与纽约暴君的对决。
LJ无法战胜林奇的魔咒仍会持续。
同样在看电视的里奇.保罗和马弗里克.卡特陷入沉默。
马弗里克.卡特手中的雪茄早已熄灭,烟灰缸里堆积的灰烬如同他摇摇欲坠的信念。
此前,马弗里克.卡特一直是“忠诚派”的拥簇。
他认为,LJ不应该离开克利夫兰。2+1合同只是逼迫球队补强的手段,并不是真的要离开。
只有在克利夫兰夺冠,LJ才能被称之为传奇。
和卡梅隆.安东尼组队?那更是荒谬至极。除非LJ能把活塞变成自己的球队,否则他将失去铸造伟大的机会,他将变成下一个斯科特.皮蓬。
可现在,马弗里克.卡特的想法动摇了。
这位忠诚派最后的守卫者喉结滚动,声音像是从生锈的齿轮间挤出:“勒布朗他真的有可能在克利夫兰战胜林奇吗?”
里奇.保罗的叹息在密闭空间里久久回荡,他望着窗外克利夫兰阴沉的夜空:“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