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靠着娴熟的无球跑动和出色的中距离跳投连续打击尼克斯的防线。
他的中距离无可挑剔,兼顾了美感和准头。
安东尼的综合进攻效率并不算高,可单论中距离,他的效率绝对是联盟顶级。
导致他综合效率不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中距离投得太多,反而是因为他攻框太多。
以安东尼这个级别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攻框手,距离篮筐越近他反而越不会打球。
他不算顶级的爆发力和篮下糟糕的嗅觉让他总是被封盖。
人们往往会调侃蒂姆.邓肯是被封盖这方面的GoAT,却容易忽略卡梅隆.安东尼是这条赛道的副GoAT。
他和他好兄弟勒布朗.詹姆斯的技术特点刚好反了过来,一个是投篮鬼才,一个是攻框鬼才。
所以,当安东尼决心靠着无球在中距离和三分线外更多的出手时,他的进攻效率反而会很高。
比分开始焦灼,氪石终于开始发挥他的技术特点灼烧着尼克斯。
他一次次在特雷沃.阿里扎拼命的追防下得分,但纽约从不缺乏英雄叙事,特雷沃.阿里扎的追击从未懈怠半步。这支尼克斯最可怕的地方便在于此,你永远无法打击到角色球员的意志。
阿里扎不停歇的撕咬严重限制了卡梅隆.安东尼的产量,这让他赛前“今晚40分”的宣言显得无比尴尬。
当卡梅隆.安东尼用艺术品般的中距离跳投不停得分时,林奇也在活塞双塔下上演天神下凡。
他梦幻脚步点飞大黑熊完成暴扣、在转换进攻中离经叛道的追身三分命中、用跨越半场的击地传球找到已经36岁但快攻速度依然惊人的埃迪.琼斯。
迈克.布林都惊呼:“这颗星球上再也不会任何36岁以上的球员,下快攻能比埃迪更出色了!”
相比起安东尼的无球中距离,林奇的进攻影响力是全方位的。
传球、无球、低位、三分、中距离他无处不在。
此前的媒体认知中,卡梅隆.安东尼是这一代球员中进攻水平最高的球员,林奇最强的地方则是防守。
可现在,这种固有印象正在被打破。
两个巨星的互飙让比赛时间过得飞快,当比赛进行到最后两分半时,比分是81比88,纽约尼克斯领先7分。
林奇33分,卡梅隆.安东尼28分。
林奇彻底锁死了扎克.兰多夫,与此同时卡梅隆.安东尼的进攻产量不够,这导致活塞一直在苦苦追分。
从比赛开始到现在,他们没有取得过哪怕一秒钟的领先。
尼克斯暂停,菲利普.桑德斯打算收掉比赛。
迈克.马龙蹲在已经休息了五分钟的阿里扎面前,疯狂敲打战术板:“紧逼!紧逼!不要忌惮卡梅隆.安东尼的突破,他的攻框根本不足为惧!尽你所能的贴防他,别让他投篮!”
另一边,卡梅隆.安东尼擦着汗,苦涩的吞咽着口水。
无数活塞球迷此刻的心情都和卡梅隆.安东尼一样充满苦涩。
他们看着卡梅隆.安东尼在没有林奇协防的情况下火力全开,却还是无法追上比分。
这诉说着一个让所有底特律球迷不想承认的事实——卡梅隆.安东尼在最拿手的进攻上,和林奇也有差距。
当然,安东尼和活塞球迷依然心存期望。
比赛还没有结束,胜负还未分出,一切皆有可能。
双方都进入决战阶段,林奇关键时刻没再打无球,他直接在三分线外要球,然后强突扎克.兰多夫。
当然,林奇的持球水平不足以让他直接过掉大黑熊。
但林奇的真正目的是在中距离的位置转为背身单打,在夹击上来之前翻身跳投命中!
“35分!林奇要收掉比赛了!超人的状态依然神勇!”
关键时刻不能依赖无球,林奇深知这一点,卡梅隆.安东尼当然也知道。
但当卡梅隆.安东尼也想持球进攻时,他发现特雷沃.阿里扎选择了直接贴防,根本不忌惮安东尼的突破,也不给安东尼做三威胁动作的空间。
安东尼只能将计就计,顺势突破,用强壮的身体顶开阿里扎后直入篮下,然后.
“泰森.钱德勒今晚第四次封盖,卡梅隆.安东尼失手了,这就是林奇为之奋斗的理由,他的队友们在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着极高的防守专注力!”
安东尼的技术短板暴露无遗,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一个能扛起攻框产量又能给自己输送弹药的球员和自己并肩作战。
卡塞尔持球飞奔,但他的职责只是把球运过半场,便很快将球交给了林奇。
林奇故技重施,突破过程中安东尼前去协防,林奇及时收球,直接找到弱侧的阿里扎。
阿里扎接到篮球,又一次,他被放空了,独自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