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大反派 > 第335章 合纵攻伐

第335章 合纵攻伐(1/2)

    船队很快在会稽登岸,码头上早有接应的士兵,后又改换马车沿着管道一路向西,直奔豫章而去。

    路过新安,张昭并没有赶往军营,只是派人向吕蒙和陆逊传信,告知了此行的结果,并要求二人按兵不动,等待孙权的军令。

    前后耗时近一个月,张昭终于回到了首府南昌,来不及歇息,便急忙向孙权复命去了。

    孙权坐在主位,听着张昭讲述着此行的经过,从始至终一言未发,脸色却愈发阴沉。

    直到张昭说完,孙权方才开口,那话音更是无比冰冷。

    “这么说,连母亲和小妹都觉得是本侯错了?”

    孙权眸光阴冷的盯着张昭,吓得他大气都不敢喘。

    “孤有何错?吾父兄三代基业,千斤重担皆系于孤一人肩上,除了不择手段的进取,孤还有何退路?难不成让孤和他们一样妇人之仁嘛?”

    此话一出,张昭根本不敢回应,只是颤巍巍的从袖口中取出一封书信。

    “此乃临行前,太夫人亲手交给老臣的,还请主公御览。”

    孙权眸光冷冽,上前一把便抢夺书信,撕开后背过身快速扫了一遍。

    书信的内容与张昭说的大致相同,只是更加详细的说明了太夫人在琅琊的生活,让孙权不要担心。

    太夫人虽然没有明说,但现实已经说明了她的心意,就像孙尚香一样,在这场交锋中明明已经站好了队。

    孙权沉默良久,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

    “罢了,随她们的心意吧!”

    一声沉吟,孙权赫然转过身来,对着张昭喝问道。

    “你带回来的倭国人又是怎么回事?”

    张昭当即将前因后果详细的讲述了一遍,孙权听完,不觉眉头紧锁,神色间满是不解。

    “这么说,琅琊的水师大部都派往了倭国?这刘昊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中原的交锋还没有结束,他竟还有心思去征讨那蛮荒之地,难道他真的以为这天下非他莫属了吗?”

    张昭低着头,也不敢接话,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当前琅琊的实力的确是曹孙刘三家无法撼动的。

    见孙权陷入沉思,张昭试探性问道。

    “倭国使臣就在门外,不知主公是否要召来一见?”

    孙权眉头紧蹙,毅然摇了摇头。

    “本侯就不见了,既然是向大汉求援,当今天子正在许昌,还是尽快将人送过去吧。”

    张昭闻言,心中难免错愕,不过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明……明白了!”

    就这样倭国使臣在吴侯府外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却连门都没进去,便被送走了。

    六对少男少女被强扣了下来,龟努带着仅剩的两丈粗布继续上路了。

    不过孙权还算厚道,还特意派兵将人一直送到弋阳,交给了徐晃,这才打道回府。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于此同时,孙权又派凌统和董袭率所部五万兵马,支援乐安、新安一线,归陆逊调遣,又将吕蒙撤了回来。

    接到军令后,吕蒙不解其意,先是增兵,却又撤回主帅。

    “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了?”

    陆逊无奈的摇了摇头,一阵苦笑。

    “只怕是打不起来了,此时增兵,只为了保鄱阳、会稽不失,调都督回去,主公自然另有打算,若在下猜的不错,只怕不久后,主公便要向庐江动兵!”

    吕蒙闻言一惊,满脸狐疑的望向陆逊。

    “吴郡乃我江东根基,许褚的豹韬军好似一把尖刀,直插我军咽喉,若不及时拔去,只怕我江东基业不稳,此时不对吴郡用兵,反而转攻庐江,岂非舍本逐末吗?”

    陆逊长叹了口气,眸光越发的深邃。

    “恕在下直言,仅凭我江东之力,断难与琅琊军抗衡,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公才不得不向外借力,将矛头指向北方,这也是当下最稳妥的选择。”

    听到这里,吕蒙这才反应过来,脸上不禁浮现一抹惊喜。

    “伯言的意思是,主公欲联合曹刘之力,共破庐江?倘真能如此,此战必能取胜!”

    吕蒙顿时来了精神,大笑着向帐外走去。

    “伯言且在此好生领兵,看我大破那典韦的虎贲军……”

    笑声越来越远,吕蒙的身影也彻底消失在了帐前。

    直到此时,陆逊突然自嘲一笑,低语道。

    “子明莫要高兴的太早,谁胜谁负一切都还言之过早。”

    龟努一行刚到弋阳便被徐晃扣在了军营,火速传信后,曹操这才让徐晃安排将人送到了许昌。

    曹操亲自接见了龟努,了解到倭国的一系列战事之后,不禁满脸惊愕。

    “这刘昊到底在打什么算盘?竟不惜劳师远征,跨海远洋对倭国出兵?”

    许久没有想明白,曹操正准备好生宴请龟努一行人,却见龟努将那两丈粗布献了上来。

    看着龟努殷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