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到了!”
他连夜去拜访孙权,将心中的计策全盘托出。
“主公,机会来了,天子诏书在此,我等谋夺荆襄的机会来了!”
前几日周瑜还是死了半截的样子,今日见其又恢复了往日斗志昂扬的状态,不禁满心担忧,生怕周瑜是回光返照。
“公瑾,你别急,且慢慢说。”
周瑜也不在意孙权那诧异的目光,继续说道。
“主公,如今朝廷封我为南郡太守,封程普将军为江夏太守,主公何不遣人去讨要此两郡?”
孙权嘴角抽了抽,无奈的叹了口气。
“公瑾以为我江东能够讨得两郡嘛?”
周瑜摇了摇头,冷笑道。
“那刘备本是奸诈之徒,那刘昊亦不是易与之辈,此番讨要必然无功而返。”
孙权眉头紧蹙,沉声问道。
“既然明知要不到,何必要自取其辱呢?”
“非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非要不可!”
周瑜面色冷峻,急忙解释道。
“此举自然是针对刘备,那刘昊先前已让出长沙城,自然没有再让城池的道理。请主公试想,若东吴遣使去讨要南郡,那刘备会当如何?”
孙权略一思索便脱口而出。
“自然是好言劝说,拒而不让!”
“主公圣明!既然讨要不成,末将还有第二步!
昔日盟书上有言,倘若刘备夺取西川之地,便即刻归还荆襄诸郡,既然如此,倒不如由我东吴领兵去攻取川地,而后换回荆襄之地。如此那刘备还有何话说?”
孙权猛然一惊,只觉周瑜在说昏话,额头上不禁冷汗直冒。
“公瑾啊,西川千里迢迢,我江东跨境取之,难如登天,公瑾此计,只怕难成啊。”
若不是献计的是周瑜,恐怕孙权早就将人赶了出去,不过此时也只好婉言劝阻。
“此事的确艰难,不过却是釜底抽薪之计,自古善弈者,当料敌于先,这一步连主公都想不到,那刘备更不可能想到。
一旦我军攻下川地,势力必定大涨,届时阻断刘备退路,荆襄四面皆敌,那刘备便再无崛起的机会!”
看着周瑜正色的样子,孙权也不得不低头沉思了起来。
片刻后!
却还是摇了摇头。
“公瑾啊,此计还是太过凶险,赤壁一战,我江东虽胜,却也耗尽底蕴,怎可如此冒险?”
孙权的态度说明了一切,并不赞同周瑜如此动兵。
不过周瑜似乎并没有失望,反而是大笑了起来。
“主公勿忧,在下只是以取西川为名,实则是要取荆州。有天子敕令在前,若我东吴军马收川,那刘备自然没有理由再拒绝。
只待我大军路过荆州,便可向他索要钱粮,届时刘备必然出城劳军,我大军可乘势杀出,擒住刘备,夺取荆州,以雪今日之耻。”
孙权满脸惊愕,沉思片刻,重重的点了点头。
此计成功的几率还是很高的,花费却大不大,自然值得一试。
更重要的是,接连挫败,已经让周瑜生出了魔障,若不是给他报仇雪恨的机会,后面免不了还出什么幺蛾子。
至少与攻取西川相比,这假途灭虢之举还是靠谱的多的。
“既然公瑾都已经想清楚了,那本侯便陪你豪赌一场,只盼莫要教本侯失望啊!”
“主公放心,此计若不成,末将敢当军法!”
周瑜伏跪于地,重重行了一礼。
见周瑜如此,孙权长叹了口气,上前赶忙将他扶了起来。
“公瑾不必如此,你我名为君臣,实则兄弟,若无你的辅佐,江东早已被曹操所灭,又岂有今日?
你尽管放手施为,此战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平安归来,本侯就在吴郡等着你。”
孙权的话让周瑜很是感动,眼眶似有泪光闪烁。
“多谢主公,周瑜去也!”
于是在孙权的默许下,周瑜派陆逊为使,出使南郡。
此时刘备和庞统正在荆襄诸郡广聚粮草,招募贤士,整束军马,训练士卒。
有着天子诏书的加持,远近名士,多有归附,刘备一时声名大盛。
庞统性情豪爽,贪杯好饮,倒是很快便与关张等将打成一片,此时刘备军中文武和睦,政令畅通,倒是比孔明在时要和谐的多。
突然孙乾来报,东吴使者来访。
刘备不由得一怔,急忙向庞统问道。
“军师,可知东吴使臣为何而来?”
庞统淡然一笑,随口答道。
“当是为天子敕封之事而来!”
刘备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不禁皱眉又问道。
“敢问军师,本公又当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