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大反派 > 第262章 孙权震动

第262章 孙权震动(1/2)

    于此同时,鲁肃的侍卫顺利返回江东,将那封书信交给了孙权。

    得到汇报后,孙权也是满脸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刘昊竟然把鲁肃扣下了。

    “怎么会这样?那刘昊竟敢强行扣留鲁子敬,他当真以为本公好欺不成?”

    伴随着一声暴喝,孙权急忙打开书信,快速的扫了一眼。

    “这……这……这……”

    孙权满脸惊愕,仿佛是受了什么惊吓一般,赶忙又将书信合上了。

    好在堂内并没有其他人,屏退侍卫后,孙权才又将书信打开,仔细翻阅其中的细节。

    “这件事极其隐秘,整个江东也只有我与太夫人知晓,这刘昊又是怎么知道的?”

    刘昊的书信里所陈述的是一件江东的秘辛,也是一件可怕的事实。

    孙策伤重逝世前,本欲立其子孙绍继任吴侯之位,不过太夫人却以孙绍年幼为由,有意让孙权以太叔之名,为其子辅政。

    当然孙策也同意了,于是急召孙权返回吴郡主持江东政务。

    然而孙权返回之后,见到了弥留之际的孙策,心中便难免生出异样的心思。

    暗中与老夫人商议之后,便篡改了孙策的遗嘱,改由孙权继任吴侯之位。

    天底下的父母哪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孙策如此,太夫人自然也不例外。

    比起孙子,自然她也更偏向于自己这个小儿子,于是在太夫人的帮助下,孙权很快便疏拢江东旧臣,稳定了局势。

    然而,这一切自然也不会如此简单,其中最大的关隘便是周瑜,周瑜与孙策情同手足,二人既是生死之交,又是亲戚连襟,而且江东之地也是二人携手打下来的,所以周瑜在江东的威望仅次于孙策,根本不是孙权能够相比的,这也是孙权不得不防备的。

    孙权这个吴侯能不能坐稳,一切还要看周瑜的态度。不过孙权自然也有所准备,故意以前线军事为由,延迟了向周瑜报丧。

    等到周瑜闻讯赶回来的时候,孙策已然下葬了,而孙权已经以吴侯之名,开始主政江东。

    周瑜自然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所以回来之后,他甚至都没有去见孙权,而是直接去见了太夫人。

    二人究竟聊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就连孙权都不清楚。

    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太夫人处离开后,周瑜便表示愿意遵从孙策遗志,奉孙权为主,全力辅佐其统御江东。

    至此所有的浮言才彻底消弭,而孙权才得以坐稳吴侯之位,成为真正的江东之主。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后,孙策的夫人大娇便行踪成谜,彻底没了消息,而孙绍也被周瑜带到了军营,自此养在了身边。

    刘昊的这封书信将其中的细节都详细描述了出来,甚至连周瑜和太夫人达成的约定也有提及,若不是亲眼见证,孙权根本不相信刘昊会知道如此清楚。

    低头沉思片刻,孙权心里便大致有了猜测。

    “难不成这些事都是鲁子敬告诉他?如此看来,这鲁肃难道早就背叛我了?”

    孙权有此想法倒也并不奇怪,除了他和太夫人之外,唯一有可能知晓这件密辛的便只有于吉了,毕竟于吉和太夫人关系匪浅,而那于吉又是鲁肃的师父,很有可能将这一切告知于他。

    只不过他却忘了,于吉早在孙策之前就已经死了,哪里会知晓后来的这些烂事。

    这一节,孙权很快便也反应了过来,可能是心里认定了是鲁肃反叛,亦或是于吉生前的名气太大了,所以他只当是于吉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神仙手段,不但预知后事,甚至还将消息告诉了鲁肃。

    人一旦认定了某种观点,便会不遗余力的去佐证,甚至找到各种理由去麻痹自己,甚至不惜动用迷信手段。

    可悲亦可叹!

    想着,孙权便满心愤恨,痛骂鲁肃忘恩负义,背主求荣。

    “卑鄙小人,首鼠两端,造谣生事,卖主求荣,该死!”

    暴怒之下,更是直接将信笺撕碎,不过似乎还不解气,又拿过信封,狠狠地撕开了。

    突然!

    信封撕开一角,里面竟然漏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片,孙权急忙打开,不禁整个人如同雷击一般,彻底愣在了原地。

    遗书?

    或者是绝笔信!

    这孙策临死前写下的,收信的不是别人,正是刘昊。

    当然这封信并不是在吴郡写的,而是在丹徒山遇袭返回吴郡的路上,或许孙策也自知自己重伤难治,时日无多,才想起昔日于吉不遗余力劝诫他投效刘昊的话。

    “伯符,你莫要再执迷不悟,你的命格我与刘昊已经算过了,若不得大气运护佑,必然早亡,放眼当今天下,唯有刘昊能够逆天改命,为你孙氏一门化解玉玺之祸。”

    “伯父,你不要再劝了,气运之属,虚无缥缈,我只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于吉不肯放弃,依旧恳切的劝说着。

    “伯符,你仔细想想昔日你父亲文台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