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东汉之乱世黄巾 > 第353章 龙威浩荡

第353章 龙威浩荡(1/2)

    武临也收到丁原撤兵消息,对方并未派人要回被扣押的张辽,仿佛是遗忘了般默默无闻。

    丁原无故撤兵,自然是瞒不过敌我双方,数万大军行动的痕迹如何能隐瞒。

    引起了轩然大波,特别是皇甫嵩在磁县听闻消息,当着众人破口大骂对方无耻。

    置天下安危于不顾,怒吼着对方是千古罪人。

    其他人自然是勃然大怒,一封问罪信快马加鞭送至朝堂。

    那料丁原确实先行一步,把胡人入侵一事告知汉灵帝,朝廷又一次展开全体朝会。

    洛阳南宫的嘉德殿,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炉。

    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金龙,仰望殿顶,金光璀璨。

    汉灵帝身穿绣着十二章纹的冕衣,服装上的日、月、星辰,仿佛在袍上闪耀着神秘的光芒,似山的稳重、又有龙的矫健等都,通过这些纹饰展现出来。

    他面如重枣,脸色冷漠,眉头粗狂,眼色犀利,眼睛蕴藏星辰,似山渊般深邃。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即便因为身患重病而面容削瘦,自带一股蔑视众生气势,不怒自威,令人胆寒,不可逼视。

    太尉杨赐、司徒袁隗、司空张延皆颤颤巍巍站立在原地,深深低着头,手掌紧紧攥起。

    每个人都提着似十月怀胎的肚子,口中喘着粗气,十分吃力的努力维持着臃肿身体。

    一个个由于身体衰老而导致满头白发,额头上褶皱如沟壑般纵横又深又长。

    断断续续流淌着汗水,高高戴着官帽的头顶上散发着缕缕蒸汽,默默承担着无上帝威。

    司徒袁隗眉头紧皱,深入耳边的帽沿重重挂在耳朵上,双手紧握着象牙质地的玉圭。

    苍老而佝偻的身形似弓箭般为紧绷着,半开半合的眼帘时不时瞥向,金丝缎绸缝合的五彩官袍。

    尤其还在不经意间抖动着宽大衣袖,仿佛是害怕有什么东西掉出来,令他心脏颤抖不已,因为这是丁原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信。

    汉灵帝冷眼瞪着大殿下人人自危,却无所作为的官员,等待半天竟无一人给出对策。

    又瞥了一眼站在最前列苍老年迈的三公,不禁勃然大怒,发出野兽般咆哮,厉声质问道;

    “朕需要一个解释,如何鲜卑、匈奴南侵入,却隐瞒不报,难道在你们眼中大汉疆土是可以随意丢弃的吗?”

    这一道怒吼宛如晴天霹雳,没有人敢站出来接话触及天威。

    一不留神说错话必然遭受灭顶之灾,罢官免职算是轻了,弄不好将会杀得人头落地。

    他们大不了远离朝廷,做一只闲云野鹤,因为他们都清楚感觉到黄巾军气候已成,朝廷倾覆在即,都想要保存己身。

    在实际上,天下十三州隐约形成各自的割据政权,不然朝廷号召天下兵马剿灭叛军,为何才有四五支兵马赶来。

    加之汉军精锐士兵全军覆没,仅凭一些地方上临时招募兵马,如何能对战越战越强的武临大军。

    所以许多人渐渐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暗中出卖田产商铺,收拢粮草与钱财,悄悄遣散家仆,做好了辞官回家打算。

    至少家族中还有暗地训练的家兵,各州太守与刺史也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总比洛阳城几千丝毫不曾上过战场的禁军具备战斗力。

    “陛下息怒,臣等有罪,请保重龙体!”

    然后百官就齐齐跪下,司徒袁隗率先喊出看似关怀体贴,却是老生常谈、毫无营养的场面话,人人都知道是公然糊弄那位濒临悬崖的汉灵帝。

    汉灵帝眼睛忽然闪现出一抹亮光,他紧盯着站位极为突出的司徒袁隗,仿佛是找到了宣泄口。

    积压许久的情绪似火山般喷涌而出,手指似钉子般牢固,

    怒喊道;“司徒卿家,丁原是你举荐前去巨鹿平叛,可丁原不仅损兵折将。

    还在大战关键时候撤兵,连并州边关都遭受胡人入境,边疆战火连绵。

    百姓惨遭屠戮,千里沃土变成无人区,你让朕如何面对大汉列祖列宗,难道朕是亡国之君吗?

    皇甫嵩在巨鹿孤立无援,求援的奏折都送到朕这里了,难道要叛军打到洛阳城,你们才会替朕分忧吗?

    你好好看看吧,仅贼首武临麾下就聚集了十几万强悍精兵,皇甫嵩统帅数万兵马如何能与之抗衡。

    你们说说看,如何才能挽救濒临危亡的社稷?”

    汉灵帝坐在用海南黄花梨(又名降香黄檀),又用磨碎的金色粉末涂抹,通体金黄璀璨的鎏金龙椅上。

    对堂下只知道卖官鬻爵,欺压百姓,枉顾朝纲的柱国大臣们,那是恨得咬牙切齿。

    若不是他此时丧失了兵权,恐怕会按照官职大小挨个抄家灭族,以此来补充空虚多年的国库,顺便填补即将耗尽的内务府仓库。

    何进见汉灵帝宝路着问责袁隗,嘴角勾勒杀出一抹狰狞冷笑,暗中蔑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