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伪君子 > 第三百零六章 围城

第三百零六章 围城(1/2)

    杨仝是江西兴国人,本来是二甲进士出身的文官,做过两任知县,一任府同知。

    景运元年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武将。

    开玩笑,哪个文官想做武将!

    他给自己的规划是为官一府,造福一地百姓,如果能更进一步坐上三司之一,当然就更好了。

    至于再往上的层次,他也从未想过。

    人贵有自知之明!

    然而,世事的转换来的猝不及防。

    景运元年,有御史胡观上奏,请命将卫所同知,由世袭军职改为文职,当政的老太师力排众议,推行了这个调动。

    而杨仝因在县令任上曾有剿匪之功,成了第一批的调任官,充任了振武卫同知。

    其实也正是因为他的文官履历,加上陈牧力保,杨仝才能坐的上大同副总兵之位,否则凭借他的战功资历人望,这辈子也摸不到门槛。

    但是如果让杨仝自己选,现在的他宁可回去耕田为生,也不想做这个官了。

    实在是太煎熬了!

    “看忠义指挥若定,一派从容,怎么到我这,就这么难呢!”

    陈牧离去后,他按交待又是埋火药,又是放火车,成功迟滞了蒙古前锋三天的时间。

    可惜最终蒙古大军还是将小小的静乐四面合围,连没有城门的西城,都没放过。

    静乐的攻防战,已经整整持续了七天,高烈度的消耗,使的原本准备好的守城器械样样短缺,最后甚至到了拆房守城的地步。

    作为城内最高官,哪怕他不像陈牧似的揽权,可很多事很多命令,还是必须他去做。

    譬如拆百姓房屋守城。

    譬如炮轰被驱赶的百姓。

    陈牧的担忧成为了事实,蒙古大汗并不想在攻城中损耗自己的子民,哪怕本就是用来消耗的仆从军,也是如此,

    故而成百上千的被虏百姓,被骑兵驱赶着,手无寸铁的开始攻打自家城池。

    城下哭嚎声响彻天地,城墙上的守军也六神无主,只能期待着看向杨仝。

    至于期待什么,连守军自己都不清楚。

    守城杀民,战后身败名裂。

    开城放民,城破已是必然。

    最终是他下令放的火炮,射的箭雨。

    炮弹在人群中炸开,漫天箭雨泼洒,仅穿单衣的百姓如同被镰刀割下的麦子成片的倒下,俱化为沉重的罪孽,都压在了杨仝心头。

    若杨仝出身武将世家,心理负担还会小很多,偏偏他是文官出身,儒家思想早已融入血液。

    七天时间,杨仝头发便白了一半!

    “杨总兵,您去歇一歇吧”

    安重贵拄着长枪挪到他身侧,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蒙古大军,开口劝道:“为了守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杨仝长叹一声,声音如同破锣,沙哑又干涩:“该下去的是你!”

    两日前的战斗中,有蒙古勇士攻上城墙,安重贵舍命搏杀中,被一刀砍伤大腿,如今全靠手里长枪撑着,才坚持着不倒下

    “大人您放心吧,莫姑娘都说了,我这伤不碍..厮”

    安重贵说着话顺势动了动伤腿,却不想扯动伤口,顿时被疼的牙关紧咬.

    杨仝见此不由得又提高了些音量:“还不下去!”

    “大人,如今城墙上,哪还有没负伤的”

    安重贵的话听得杨仝心中一震,默然无语。

    事实也正是如此,两万守军分守四处城墙,虽然战死者未过千人,可蒙古大军先是驱赶百姓攻城,纵马轻箭抛射,给守军造成大量杀伤,这几日更是不断的蚁附攻城。

    如今的守城士卒,包括被紧急调来参与守城的俘虏,可以说人人带伤。

    若非轻箭对着甲士卒杀伤力有限,而蒙古大军缴获的火炮,又因为郑国泰毁了火药库,而根本没有几发炮弹。

    如今的静乐早已被攻破!

    杨仝想到此处,望着城外一眼望不到头的蒙古军营,忍不住心生一丝绝望之感。

    静乐被围成铁桶一般,冒死出城的信使根本冲不出去,往来消息断绝,他根本不知道宁武关战况。

    “十日了,不知忠义那如何了?不知鞑子何时才能退去”

    “要是拿不下宁武,回军又被阻拦,两面受敌,恐有全军覆没之忧”

    就在他忧心忡忡之际,远方天际已然微微泛白,蒙古军阵中,牛角号起。

    杨仝的视线穿过呼出的白雾,看着被掳的百姓如蝼蚁般蠕动在雪地上,绳索捆成长串,被督战队驱赶着,哭嚎着,发起又一次死亡冲锋。

    衣衫褴褛,尽皆老弱!

    “畜生,畜生啊!”

    哪怕这幅场面早已见过多次,可杨仝依旧气的不断捶打城墙,哪怕已经隐现血迹也未曾发觉。

    鞑子已经知道驱民之策无用,可依旧每轮攻城前依旧安排数百乃至上千人赴死,为的就是消耗守军器械,给后方的攻城车和云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