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二个附加题从天幕上说出来时,本来因为身在关内,没有资格答题的大明崇祯皇帝一下子就从石凳上蹦了起来。
他实在太清楚了,这将意味着什么?
“皇太极你完了,建虏你们完了!”崇祯兴奋地对着天幕大喊大叫。
似乎还觉得不过瘾,又抱起了正有点发蒙的陈圆圆,在那个小院子一连旋转了几圈,又一把扔在了石桌子上,亲了几口。
就在王继恩以为皇上就要临幸了这个陈圆圆之时,崇祯皇帝似乎又想了起来什么,扔下了陈圆圆再一次跑出了这个小院儿,向着刚离开不久的大殿方向而去。
--
而一直到了崇祯还有太监们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了,陈圆圆才艰难地从石桌子坐了下来。
此时,她还回味在刚才的感觉之中,有一丝紧张,更有一丝失望,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将会如何?
是如天幕所言那样,继续当她的乱世佳人,还是从此留在这个皇宫,从贵人一步步晋升?此外还在猜测着大明、还有崇祯是否还如天幕所言将在五年后灭亡.......
--
“陛.....陛下?范文程那个狗奴才还有盛京城内数万名包衣都消失不见了。但陛下也别担心,盛京还有上万名阿哈选择留在我大清......”代善颤抖着对刚刚苏醒过来的皇太极说道。
“这上万名包衣阿哈恐怕都是明白道理的。关内即将大变,留在我大清虽然名声不好听,但回了中原,恐怕.......”
皇太极很想说,回了中原以明朝廷目前的状态,恐怕又是一顿苛捐杂税。
只是他也明白,能够如此想的汉人恐怕并不会多,毕竟绝大多数汉人沦为包衣之时,家庭条件并不错,真正身体病弱的汉人也不可能长途跋涉从山东到得了辽东。
至于那个消失的范文程,皇太极已经想不了那么多了,虽然范文程是个人才,但是他不相信崇祯还有大明士绅容得下范文程。
就在皇太极努力抛弃一切杂念,准备发表感言,号称大清八旗将土准备共度难关之时,天幕中的第三个附加题开始了.....
--
【大明崇祯时空历史知识竞猜附加题三:每一千人“同意”将随机消失一个崇祯时空朱明皇室成员,消失的朱明皇室成员财产将由“同意”的大明平民百姓平分。选择不同意或者不选则视为不同意】
【A同意 ;b同意;c同意;d不同意】
【此题洪武时空每人都可以参加,注此条信息仅洪武时空可见】
“噗~”刚刚还震惊于天幕给了自己的大明一个继续存活良机的朱元璋,面对着天幕这一道选择题,差一点就吐出血了。
如果不是一旁的马皇后眼急手快,恐怕朱元璋又得跟朱标当初一样摔在大理石金砖之上。
--
“同意!”看着天空这个选项,皇太极、多尔衮怒气之中立刻毫不犹豫就选择了同意。
然而当他们选择完毕之后,才突然发现,如此选择似乎对他们并无什么好处,甚至对远在北京的崇祯皇帝也并无什么坏错,甚至可能好处更多。
--
“给朕发布旨意,凡是从关外回来的我大明子民都要以礼相待、合理安置,不得再以踏入敌国的理由追惩....”
此时的崇祯并没在乎天上的第三道题将给大明皇室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反正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冷血的人,否则历史上也不至于做出杀死自己女儿的事情。
--
“其次,命令祖大寿、吴三桂死守锦州、宁远二城。朕会按时将钱粮给他们送去,如果他们可守三年,朕就封他们为侯。如果他们战死,朕会封他们的子孙为侯,如果他们不想守可自己选择降清,朕会将他们的家人送去锦州、宁远.....”
“第三,原所预备出关的兵马除各留五千人在古北口、密云、通州外,其余人马各回本镇,如有清军再入关,勿必严守关口,不得出战.....”
随着崇祯一个又一个旨意发出,拟旨的官员还有重新回到大殿的薛国观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最怕的就是崇祯再出一道旨意,令锦衣卫在京城大开杀戒或者追查官员们的财产,还好崇祯没犯糊涂。
--
“对了薛首辅,你留一下,其余人等退下.......”
等发完了一切旨意,崇祯这才将薛国观单独留了下来,还叫人端上了茶饮而来。
面对着突然态度不一样的崇祯,薛国观突然间明白,并不是崇祯打算放过这帮贪官污吏,而是崇祯现在突然变聪明了,打算再找一个魏忠贤那样的替罪羊。
就在那一刹那间,薛国观脑子冒出了无数个人物,他已经作好了准备,准备牺牲掉自己最亲信的手下了,只要这只替罪羊别是自己就行。
--
“薛首辅,朕打算任命洪承畴一个新的官职,只是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