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中嵯岮半生,是否还有出头之日?”
---
“这个施耐庵啊,还是想做官儿?
一会儿麻烦李先生派个熟悉他们三个的人去找一找张定边还有施耐庵罗贯中他们师徒两个....
张定边如果肯来,一个侯爵还是少不了的。
至于施耐庵吗?大的官儿不能给他们,五六品咱还是舍得滴。”
听着天幕中施耐庵那番有些露骨的问话,老朱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作为皇帝,他不怕有人向他要官,就怕像张定边、施耐庵、罗贯中这样的能人异士流落江湖,成为他大明的祸害。
---
就在朱元璋轻松的跟着李善长说着话的时候,天幕的回答已经来了.....
【如果你想当官,现在就可以去找洪武皇帝。但如果想青史留名,你们师徒就好好待在乡野市井之中,写好你们的《三国演义》,还有《水浒传》,后世会记得你们的名字。】
随着天幕这一解答,无论是已经从天上又回到了地上的施耐庵,还是仰着头看着天幕的罗贯中一下子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三国演义》也好,《水浒传》也罢,不过是他们读书糊口而为,却没有想到居然还能后世留名。
“罢了,罢了,我已经老了,做官又如何,还是好好将这两本书修改一下吧。免得后世之人看了,又要胡思乱想了。”施耐庵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年龄也大了,做官的心思一下子也就没有了。
“至于贯中吗?他还年轻,可以去官场上走一圈,也许会写出更好的经典来。也不妄.....”
施耐庵如此说着,不觉间眼泪流了下来.....
他内心深处仍然舍不得放下那些功名,否则他们师徒也就写不出那三顾茅庐、宋江招安的经典了。
作为文人都有一个明主三顾的梦,只是他自比诸葛武侯,他的刘皇叔又在哪里呢?
反而是自己弟子写的宋徽宗、高俅、宋江、吴用才是这个时代文人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