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混账,谁说我不是阉党 > 第46章 大人物到来

第46章 大人物到来(2/3)

    这种事她都是听,能知道多少,全看自己能听到多少。

    “衙门换衙役,自然会有人趁着换人之际胡作非为了。”

    余令闻言深吸了一口气:

    “如意,去给大嘴说一下,咱们换人的速度太慢了,告诉他,允许他招收街头上的流痞,前提是认识的人必须打散!”

    如意抬起头,低声道:

    “东家,秦、马两家给咱们家送了二十二护卫,这些人我看了,都很厉害,要不把他们也编进去?”

    余令摇了摇头:

    “不可以,家才是咱们的根基,我宁愿好吃好喝的养他们一辈子,我也不愿意家里人有一点损伤!”

    望着如意快步离开,茹慈望着紧皱着眉头的余令担忧道:

    “公子心里有事?”

    余令敷衍的笑了笑了,喃喃道:

    “我把长安的官场戳了一个大洞,他们现在忍气吞声不是因为怕了我,而是他们在等着给我致命一击。”

    茹慈感受得到余令的不开心。

    茹让给她讲了余令的大计划。

    茹慈心里明白自己的郎君是为了这长安的百姓好,可如此一来得罪的人也多。

    茹慈其实很不明白。

    这年头做个贪官,什么都不做,百姓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官叫什么。

    他却有一个好名声,是个好官。

    而真正为民做事的却成了他们最厌恶的人。

    被那些大户带头诋毁。

    “公子,你不能着急,事情得慢慢的来,真要觉得烦心了就好好的睡一觉。

    若是把自己累坏了,才是最划不来的,身子才是自己的。”

    余令忽然觉得跟茹慈讲这些烦心事有些不妥。

    把不开心的情绪传给了别人不说,自己的不开心并未解决。

    笑了笑,索性专注喝茶,去品味茶水的回甘。

    余令忧愁的喝着茶。

    在城外,朱大嘴等一批会写字认字的朱家人已经在重新统计户籍,登录造册。

    百姓们排着队,兴奋的等待着去按手印。

    衙门的新规出来了。

    家里有多少土地就缴纳多少的土地的税,不用管其他乱七八糟的,也不用“赔粮”了。

    在远处的塘梗上。

    “生病”的张同知弯着腰,陪着身边的人远远地望着排着队的百姓。

    在他身边的另一侧,刘州傲然挺立。

    高攀喜一事算是解决了,他也脱了一层皮。

    由原来的卫指挥佥事变成了副千户。

    如果不是他提前留了一手,再加上在都指挥使司里有人。

    他的官职会一抹到底。

    一个正三品的指挥佥事,变成了一个千户所从五品的副千户。

    短短的半年,酸甜苦辣全都吃完了。

    如今,跟着姜布政使,成了他的护卫。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余令下的政令吧,这小子倒是有些魄力。

    可他没想过,这么做了,边军所需的粮饷就会少,边军吃什么啊!”

    张同知不敢接话。

    能跟着这位姜布政使他都花了三千两银子。

    他觉得这银子花的值,最起码在外人看来自己是姜布政使的人了。

    刘州也不说话,眼底的怨恨却是翻腾不休。

    姜布政使望着池塘清澈的塘水有些失神。

    走了这么多的州府,见过了太多的民生凋零,到了长安却让他眼睛一亮。

    这里竟然和其他地方不一样。

    沟渠通畅,池塘密布,大大小小河道上的拦水坝一个接着一个,像是一条条横亘在土地上的竹节一样。

    他没询问过任何官员,倒是问了不少百姓。

    也是从百姓口中他知道了余令之名,姜布政使有些欣喜。

    在这关中之地,终于出来了一个像样的官员,终于有官员做了一些实事了。

    可以名正言顺的把长安的税收再往上提一点了。

    在没有见到眼前这一幕的时候,姜布政使对余令的感观很好。

    今日见了,他又觉得格外的失望。

    又是一个眼高手低之人!

    “让余令来见我,老夫要看看这个余令长什么样子!”

    正在喝茶的余令听到布政使要见自己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布政使来了,什么时候来的,叫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此刻余令才知道自己的根基是多么的浅薄。

    让余令“咯噔”的还不止这些。

    布政使的官太大了,相当于后世的省长。

    在西北这一块,他的权力仅限于三边总督。

    长安府隶属三边,大小事归三边总督管,说的直白点,布政使相当于三个省长。

    余令拔腿就跑,回家穿戴好官服之后再次猛冲。

    到了驿递,余令报名而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