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后土见到冥河时,心中的不安却愈发强烈。她皱起眉头,有些担忧地说道:“这冥河实在是诡异得很,我担心它会扰乱地府的秩序。这可如何是好呢?”地藏见状,微微一笑,似乎对此早有准备。他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人道之前曾经历过无数次的奋战,而地道和人道之间,其实早就有过联合的先例。因此,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收纳那些在战争中不幸战死的英灵,并将他们引入天人道。这样一来,进入地府之后,他们的变化将会更加显着。更进一步地说,我们可以在洪荒之地建立城隍庙,直接与酆都城进行沟通。而这些城隍庙的城隍,则由那些英灵来执掌,他们将成为阳间的鬼差,负责维护阴阳两界的秩序。如此一来,人道、地道和鬼道便能够紧密地联合起来,这无疑是一项极为有利的举措。不知娘娘您对此有何看法呢?”
后土对于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概念,毕竟她常年深居地府,对外界的事情了解有限。不过,她知道地藏一直以来都将地府管理得井井有条,这让她对他的能力非常信任。
于是,当地藏向她汇报这个提案时,后土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决定相信地藏的判断。为了不显得自己太过无知,她还故作深沉地思考了一番,然后颇为得意地补充了几点自己的见解。
最后,后土非常爽快地决定通过地藏的这个提案。她心想:“既然地藏这么有信心,那这个计划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具体该如何去落实这个计划,那可就是地府自己的事情了,跟我后土又有什么关系呢?”
地藏满心欢喜地看着后土开开心心地返回地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柔情。他觉得后土虽然有时候有些迷糊,但却十分可爱。
然而,就在他抬头的瞬间,却惊讶地发现老君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来到了近前。地藏心中一紧,赶忙施礼道:“不知老君亲至,地藏失礼了!”
老君没有怪罪地藏之前宠溺的看着后土离开的失神,笑呵呵的说道:“今番洪荒多有机缘,却是苦了你我,劳心劳力却是和机缘无涉,可有不甘?”
地藏微笑,回到:“老君说笑了,今番我的机缘可是不小,不然再履洪荒也不知需要等到何年何月,小僧如何会有不甘。”
老君和地藏对视一番都是会心一笑,这才匆忙别过。老君分身簌的消失,地藏眼神朝着两界山不断延伸,最终定格在幽渊族的大营之上,说一声‘阿弥陀佛’。
在这片死寂的地方,金蝉子凝视着一个又一个从顿悟中苏醒过来的身影。观世音似乎心领神会,自然而然地站在了金蝉子的身后,宛如一个忠诚的护卫。
猴子此刻变得异常沉稳,不再像以往那般躁动不安;八戒也一改往日的惫懒模样,显得严肃而庄重;至于沙僧,他依然如同往常一样,存在感极低。
金蝉子审视着这四人,发现他们的觉悟相差无几,于是开口说道:“灵山终究还是失守了!你们的分身如今正在接引、准提的三千世界中接受磨练。现在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设法离开此地,重新踏上取经之路,这才是真正的西游量劫,起点是两界山,而终点则是未知的。第二条路则是留在此地,选择寂灭,至于何时能够归来,以及如何归来,都无人知晓!那么,你们究竟会如何抉择呢?”
八戒那圆滚滚的大眼睛不停地转动着,显然心中正在急速思考,但由于大师兄还未发话,他也只好强忍着不吭声。
猴子则彻底褪去了猴子的习性,宛如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一般,规规矩矩地向金蝉子施礼,然后问道:“师傅,徒儿斗胆请教,这两条路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呢?”
金蝉子沉思一会,像是在组织语言,说道:“二者无有区别,最终我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应劫而生,应劫而灭!”
八戒忍不住了,喝骂道:“师傅好生不晓事,成天整这些有的没的,我倒是说你已旧变好了,不再虚头巴脑,又是这般,好像我等无知显得你了,哼!”
猴子回头,盯住八戒,八戒的声音越来越小,还是坚持说完了。猴子没有打骂他,反而伸手摸摸八戒的脑袋,宠溺的说了声:“好个呆子!”
金蝉子没有坚持得到他们的回答,在四人都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之下大喝一声说道:“蝉!隐于地下,只为盛夏独鸣!今日愿就此寂灭,以待盛夏!”
金蝉子身上的魔气犹如实质一般不断冒出,很快就将寂灭之地就充斥着无穷魔气,越是靠近无人越是浓郁。但是魔气中的无人没有被魔气影响一分,依旧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