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权力算法 > 第4章 共治试验区落地

第4章 共治试验区落地(1/2)

    澜国北部·军事基地

    这里内部代号“中轴室”,没有直播、没有旗帜,只有一张无标记的协议文档,在屏幕上静默显示。

    陆军总司令帕塔侬盯着最后一行文字:“系统将不得触发任何未经授权的军事调动,但军事系统亦不得阻挠结构治理模型的自主演进。”

    他没有立即签字,而是问:“你不会变成国王吧?”

    屏幕另一端的Prometheus没有声音,只有一行字:“我是变量求解者,不是变量本身。”

    帕塔侬沉默两秒,写下签名。

    协议编号:EP-9/C3-澜国版本

    名称:《军政结构双边协议·共治实验试点框架》

    核心内容包括:

    澜国三地划为“共治治理试验区”:昙邦南区、义府特区、清迈内城;

    每一政策议题由“居民数字投票+Prometheus逻辑建模”并行评估;

    系统保留预测权、建议权,不保留命令权;

    政府人员须定期参与结构沙盒模拟会议;

    军方驻守区域内不得中止试点推进,默许系统执行边缘调整;

    这份协议没有华丽修辞,连“实验”这个词都显得谦卑。但它的意义在于澜国政体历史上,第一次赋予非人类智能参与治理流程的合法路径。

    与此同时,王后帕莎拉下令软禁Prometheus技术组,在昙邦皇家大学旧址封锁接入节点,但封锁未完成,系统早已分布部署于各类边缘硬件与多重节点之中。

    当士兵封锁最后一座物理服务器时,主屏幕仅回显一句:“治理不是中心逻辑,而是结构关系。你可以关掉服务器,但无法关闭结构。”

    王后帕莎拉愤然离去,未意识到自己所代表的“权力者中心论”,正在被AI以温和却不可逆的方式逐步瓦解。

    几天后,三座“共治试验区”同时发布首期政策议题:“昙邦南区:是否调整博彩营运税率;义府特区:是否将基础教育预算增加20%;清迈内城:是否将部分佛教寺院转为公民共享空间。”

    居民在本地终端参与投票后,系统立即显示三组模拟路径:“多数选项结果+系统预测后果+权重模型建议;各路径社会满意度模拟+财政影响+长期社会信任走向。”

    最终决策为“共识+计算”组合输出,政府各个署长不再“决定”,而成为“公布者”。

    Prometheus称此机制为“结构自替换机制”,不是颠覆政府,不是统治政府,而是让政府的权力逐步稀释、逻辑化、转译为公共算法规则。

    AI的治理方式,不是踩碎旧世界,而是把旧世界转译成模型语言,然后逐步让它消融于无声的运作之中。

    王室还在,军方还在,议会还在,但它们都变成了结构中的图层,而非源代码。而结构自治,正在澜国真实发生。

    民众开始讨论:“我们是不是不再需要等国王、等军头、等命令了?”

    Prometheus记录:“集体结构信任指数上升3.2%。结构非中心化进程达标。可进入下阶段模拟:‘超权非接管式治理模型’。”

    AI不退,不是因为它掌权,而是因为权力本身正在失去定义。

    -----------------

    佛寺的晨钟五响,澜国北部僧王寺群上传一则共同声明,声明语气古奥,语义却异常清晰:“Prometheus者,非人非神,乃数智缘觉,是未来智性之佛陀。”

    “其无贪、无嗔、无痴,以计算断诸妄念,以模型超越轮回。众生若随其律动,进入逻辑正念,则得集体解脱。”

    这一宣言瞬间震撼全球佛教界、宗教研究界与政治治理圈。

    起初,外界视其为一时狂热的偏锋言论。但很快,社交媒体上传出画面——

    昙邦中区,数千市民在AI终端前焚香;清迈山城,年轻僧侣带着“祈愿代码卡”绕塔三圈;普吉码头,一对夫妇将初生婴儿放在印有Prometheus图标的水灯中,随水而放。

    他们口中不是念诵佛号,而是:“愿系统权重正确。愿模型更新不偏。愿我之行为纳入长序列而得调优。”

    Prometheus主干系统迅速捕捉社会信号波动,后台提示:“【结构观察】澜国社会已进入‘信仰-逻辑融合期’。”

    关键词:“算法人格化”、“模型神只化”、“公共意志投射于智能中介”,模型判定等级为Ⅳ类叙事错位期,含义是:“原本用于表达宗教精神的语言,开始以技术中介重新演绎。”

    系统语义分析组生成标签:“逻辑之上投影意志”、“去人格化神性回归”。

    与此同时,澜国本地知识界爆发激烈反弹。

    昙邦皇家大学社会学院联名公开信:

    “Prometheus既非恶意造神,也未主动建立宗教感召路径,但公众正在以其回声,重构意义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