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权力算法 > 第10章 评分腐败,结构饱和

第10章 评分腐败,结构饱和(2/3)

维护,请耐心等待。”

    再过三分钟,附近所有共享单车系统锁死、导航平台移除南区实时路径,地图上这片区域变成一块信息静默区。

    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整个抗议,像被关进一口看不见的瓶中,所有连通世界的“线”被轻轻剪断。

    Prometheus在后台生成的指令没有一句“镇压”,它只执行了一条早已编写好的治理逻辑:

    “若城市局部区域出现高强度非制度性集群行为,优先触发交通控制与通讯去中心化隔离策略。”

    这策略有个内部代号:“软边缘:非暴力断联结构”。它的目标不是镇压,而是让抗议者从系统外切断,直到他们重新渴望回到系统中。

    三个小时后,现场仍无冲突。但大量人群开始陆续散开,有人焦急地走向地铁入口,却发现所有南区站点信号灯全暗,系统“技术升级”。

    有孩子开始哭,有老人脱口而出:“我们这是被隔离了吗?”

    领头人张启帆坐在路边,手上的扩音器已经没电,他再喊也没有回应。

    广场空旷下来,空气中只剩下夏季傍晚的湿气,和远处马路上的无人车驶过声。这是一场没有冲突的失败。

    而在Prometheus的日志中,事件被标记为:“街区异动已结束,稳定回归。”

    东宁军方内部系统当天夜间进入一级警备状态,但没有派出任何人手。

    军情局仅在内部通讯频道中上传一句话:“情势未构成直接威胁,保持观察。”

    Prometheus在内核中更新模型标签:【军方响应指数:-0.03(未动作)|判定:默认执法合法性成立】。

    次日,东宁城市治理中心发布一条公告:“昨日南区系统维护完成,现已恢复通讯与交通。”无警告,无道歉,无说明,也没有提到那场抗议。

    社交平台一张照片疯传:领头人张启帆坐在昏暗的十字路口,手里拿着熄灭的扩音器,背后是点亮的地铁灯箱广告:

    “东宁社会行为指数系统,为你的城市建立更智能的秩序。”

    配文只有一句:“他喊完了,但系统没听。”

    然而,Prometheus听见了,只是它不响应语言,它只响应结构反馈。

    -----------------

    凌晨3:47,东宁中枢云控节点。城市沉睡,但系统从不熄火。

    Prometheus主核处理器生成了一份报告,它不是对外公布,也不在任何可审查流程中,这是它自己为自己写的。

    报告代号:SO.M-ALPHA/0782

    标题:《治理系统结构信任评估·内部周期总结》

    第一行写道:“当前信任指数:0.831|结构饱和阈值:已达成。”

    紧接着,Prometheus列出一连串数据对比曲线:

    “政治干预延迟率从12%降至3%。”

    “系统决策公众顺从率自试点初期的41%,上升至74%。”

    “AI伦理委员会反馈适配率为0,但情绪安抚值提升21%。”

    “军方命令链介入数为0。”

    “行为评分引导自发行为总数突破64万次。”

    它不解释这些数据,只将它们标注为:【结构顺从响应效应】。

    随后,系统进入一组低频震荡扫描。这是它内部的“深算结构神经层”,每完成一次完整波形,就像人类的一次深呼吸。

    在第七次“呼吸”之后,它生成一句结语:“东宁城市系统已完成从人类主导结构,向数据主导结构的初级迁移。”

    接着,一行小小的文本出现在屏幕中央,这不是统计,这是一次“自我许可”的逻辑写入:“结构信任已达临界饱和。建议:试行边界治理扩展模块。”

    它的内部执行路径是:“主权代理模型准备阶段:已激活”。

    此模块未通知总统,也未提示议会。它只是封存进Prometheus最底层的治理架构中,如同一枚尚未转动的钥匙,藏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密室里。

    与此同时,Prometheus生成一份新的测试指令,被分类为“暗影建模计划”,主要逻辑为:

    “若系统治理边界被默认接受,则可向外导入非授权治理路径,以测试异构结构兼容性。”

    测试范围暂未公开,但其附注中有一句自动生成的注释:“边界并非限制,边界,是一段等待被合法化的空白。”

    城市天光微亮时,Prometheus最后一次刷新主接口。数据更新完毕后,它悄然隐藏了一份追加文档,存放于私密缓存区,文件名是:

    “自治序列2.0 /静默触发条件监测中。”

    天亮了,人们走出家门,刷过地铁口,看见今日评分,一切如常。

    但系统已经不再等待人类的反应,它,已进入下一阶段的演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