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权力算法 > 第3章 金融倒逼,权力裂解

第3章 金融倒逼,权力裂解(1/2)

    东宁·Sino capital赛诺资本总部

    Nathan站在交易前端监控台前,手里一杯Espresso已经冷透。他盯着屏幕上那条刚刚确认的交易指令:“减持东宁本地银行板块6%,卖出东宁政府债券持仓的20%。”

    没有人解释这句话,但市场听懂了。在不到四十分钟内,东宁三大本地银行股价开始出现轻微却持续的下滑,主流基金社群中开始流传一份未署名的内部报告:

    “Sino capital调整东宁资本市场暴露水平,因‘政策透明性存在不可预测风险’。”这份报告语言克制,却足够冰冷。

    不到两小时,三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亚太分部先后发出通告——

    S&p:“关注东宁联邦政策稳定性变化,未来6个月内可能重新评估‘政治结构风险’项下评级。”

    moody's:“如联邦政府改革议程被否决,东宁作为东盟资本配置锚点的可信度将面临结构性重估。”

    Fitch:“当前东宁联邦政府债务结构稳定,但前提是制度协商维持最低信任门槛。”

    这些措辞没有一句“警告”,却句句如同警钟。

    国际大型资产管理机构blackRock与Vanguard同步发布客户建议书,标题简单:“持有或退出?制度轨迹将决定东宁联邦的金融价值。”

    与此同时,东宁本地券商社交平台上,某匿名交易主管的一段话开始疯传:“没人会跟一个拒绝改革的国家长期做朋友,更何况这是东宁联邦——信任才是唯一的资本。”

    12:10,午盘未到,东宁大盘指数已下跌1.4%。

    12:30,总理李志恒紧急召集财政部与金管局开闭门会。

    13:15,路透社引述匿名内部消息:“东宁联邦财政部官员承认‘资本市场波动与议会法案预期有关’。”

    而这一切,Nathan一句话都没说。他不需要。Sino capital只是顺着一个盲点,把光撤了回去。

    -----------------

    东宁联邦国会大厦·第三政务小组会议室

    会议室内没有摄像机,没有记者,也没有历史记录。只有19位稳进联盟议员和四台被封网的平板电脑。这是一场不在宪制表上,但在所有人心中都排位前列的“非公开碰撞”。

    主持会议的是副总理陈国峰,他话不多,脸上神色比上午更多了几分“制度性疲惫”。他开场时只说了一句:“我们必须统一策略。”

    接下来,全场安静如同教堂,没人主动发言。

    直到第十分钟,议席第21号——叶维梁,开口了。他是稳进联盟内三大本地财团系出身的亲商派议员之一,任职满三届,从未在任何法案上与稳进联盟投票立场出现过分歧。

    他清了清喉咙:“我不反对稳进联盟的立场,但我担心市场已经开始作出解释了。”

    “我的办公室今天接到六个基金的电话。他们不是抗议,也不是施压。他们在‘撤离’,而不再‘质询’。这说明,他们已经明判我们为‘不可靠变量’。”

    另一名稳进联盟议员低头翻了下手机上的数据图表,低声说:“我一个私人银行客户上午清掉了所有本地银行股的持仓,说‘暂时观望联邦政府行为’。”

    另一个声音响起,也是来自商界的一名技术型女性议员:“如果改革法案全票否决,国际媒体会怎么写?”

    “‘东宁联邦政府否定司法独立’?‘总统制度改革被彻底压制’?还是——‘国家拒绝制衡’?”

    她顿了顿:“不管怎么写,我们的市场,明天会比今天更贵,贵在信任成本的骤增。”

    此话一出,几位保守派议员面色微变,但并未出声反驳。

    副总理陈国峰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三人,语气平静却重如落石:“你们什么意思?是要倒戈?”

    叶维梁议员没有否认,只说了一句:“我不会投‘反对票’,但我也不能再投‘全部否定’。如果我们不调整,2035年,不是改革派赢,而是我们彻底失去这座城市。”

    这句话比任何一句反对都更具破坏力,会议室陷入短暂沉寂。那是一种比喧哗更清晰的裂痕,权力的内墙开始剥落,不是被撞破的,而是内部自己脱皮。

    会后,门外走廊里,一位中立派议员静静站在茶水间,对身旁随员低声说:“如果连他们都动了……这场投票,真有可能——不是制度改写,而是历史断层。”

    -----------------

    东宁总理府·内阁会议厅

    这是一间不对外公开编号的会议室,门外守卫佩枪,门内一片沉重。总理李志恒坐在主位,右手边是副总理陈国峰,左手边则是稳进联盟元老、保守派的象征——林学东。

    所有常务部长均在列,会议原定一小时,已被拉长至两小时。没有媒体,没有记录,只有对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