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分牌上的“3:2”和“总比分 5:3”像两尊金色的奖杯,宣告着阿森纳的晋级。
球员们在中圈跪成圈,把李宇飞围在中央抛向空中。
切尔西球员的身影在红白色的狂欢中显得格外落寞。
等到李宇飞被队友放下来后,德罗巴走到他的面前,主动伸出手:“祝贺你,世界最佳........”
科特迪瓦人的手掌粗糙而温暖,握力大得让李宇飞龇牙咧嘴。
兰帕德则坐在草皮上,用球衣蒙着脸,肩膀的起伏暴露了他的情绪——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欧冠半决赛。
北看台的烟火突然腾空而起,红白色的烟雾在夜空组成“慕尼黑”的字样。
阿森纳连续两年,杀进欧冠决赛!
...................
混合采访区的聚光灯将李宇飞的影子拉得很长,13号球衣上的欧冠卫冕冠军徽章在灯光下泛着暗金光泽。
他指尖摩挲着全场最佳奖杯的纹路,金属表面还残留着酋长球场草皮的湿气——那是 89分钟补射时,球鞋碾过草叶留下的印记。
天空体育的话筒递到唇边时,背景屏幕正回放他将球送进切赫球门的瞬间,慢镜头里蓝军门将的指尖与皮球的距离,恰好是冠军与挑战者的分野。
“弗莱,恭喜你们晋级决赛........”记者的声音带着职业性的平稳,却掩不住兴奋,“拜仁在另一场半决赛淘汰皇马,安联球场将见证你们能否成为欧冠改制以来第一支成功卫冕欧冠的球队。”
“作为 2011年的冠军,面对主场作战的拜仁,压力会转化为负担吗?”
李宇飞将奖杯放在采访台上,杯底与桌面碰撞的脆响像声宣言:“负担?不,冠军徽章是荣誉勋章,不是枷锁。安联是拜仁的主场,但欧冠决赛的草皮对所有冠军都公平。”
《图片报》记者的钢笔在笔记本上顿了顿:“您似乎低估了安联的威力——过去五年拜仁在这里只输掉4场欧冠比赛。”
李宇飞的目光扫过对方胸前的媒体徽章,忽然轻笑一声,眼角的笑纹里还沾着草屑:“2011年在诺坎普,也没人相信我们能击败巴萨。数据是历史,不是未来.......”
他抬手整理了一下队长袖标,红白色条纹在灯光下像道锐利的分割线,“何况,我们是来卫冕的,不是来参观的。”
当被问及如何应对戈麦斯的冲击,他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锋:“拜仁是可敬的对手,戈麦斯本赛季的10个欧冠进球证明了他的价值。但瓦拉内和蒂亚戈·席尔瓦组成的防线,会限制住他的........”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记者群望向球员通道,那里的阴影里站着等待他的队友,“真正的决赛,比拼的不是历史,是当下的渴望。而阿森纳对冠军的渴望,比安联球场的灯光更炽烈。”
“我有绝对的信心,拿下在安联球场的那场决赛........”
泰勒的短信恰在此时亮起,安联球场的俯视图上,她用红笔将客队球迷区划成醒目的色块:“哈尼,这里会飘起冠军旗帜。”
李宇飞指尖在屏幕上敲出回复:“我们会让它成真。”
抬头时正撞见迪马特奥走过,切尔西主帅的西装虽皱,却仍保持着绅士风度,颔首致意的瞬间被《泰晤士报》摄影师定格——红蓝对决落幕,体育精神永存。
..................
阿森纳发布会厅的空气里浮动着淡淡的香槟味,温格将红白色胸针别在衬衫领口,怀表链在桌面投下金色的弧光。
“一周天三战的强度,足以摧毁任何球队的意志.......”老教授的法语带着古典贵族般的从容,“但我的孩子们用表现证明,冠军球队的字典里没有‘疲惫’二字。”
他翻开战术文件夹,拜仁的攻防数据图表旁,用红笔标注着“2011年 5月 28日”——那是阿森纳捧起欧冠奖杯的日子。
被问及决赛策略时,他从抽屉里取出枚银币,一面是阿森纳队徽,另一面刻着“永不满足”。
“拜仁的边路进攻占比 62%,里贝里和罗本的速度威胁巨大.......”他将银币放在“场均控球率 59%”的数据旁,“但足球不是数学题。2011年我们击败巴萨,靠的不是控球率,是一颗对冲击冠军的心。”
德国记者追问安联的“魔鬼主场”效应,老教授忽然合上文件夹,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真正的魔鬼,是对失败的恐惧,而我们已经克服过它,这一次我们势不可挡!”
“虽然拜仁很强,但我对孩子们有着绝对的信心.......”
“卫冕欧冠?为什么不呢?”
隔壁房间的迪马特奥正将战术板上的李宇飞活动路线图拍照存档。
“虽然这么说很丢人,但是我想说输给阿森纳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