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日月 > 第144章 铸造新币

第144章 铸造新币(2/2)

万宏,这铸币之事,非你不可。”话音未落,他已抓起案头的虎符,重重拍在地图上标注的“泉府监”处,震得青铜兵俑叮当作响。

    “成立泉府监,作为朝廷铸币中枢。”他屈指在舆图上划出一道弧线,“由晋江钱庄负责发行,将票号网络化作新币流通的血脉。但记住——”他猛地抽出佩剑,剑锋直指帐外风雪,“凡私铸者,斩立决!铸币工坊必须三班倒,日夜巡查,每一枚钱币都要刻上监造印记,出了差错,连带匠人与主事者一并治罪!”

    沈万宏刚要开口,苏明博已将一卷密函推到他面前:“这里是玲珑测算的铸造成本明细。既要保证钱币质量,又要控制成本,其中分寸,还需你亲自斟酌。”说着,他展开一幅详尽的铸币流程图,密密麻麻标注着原料配比、工序流程和质检标准。他顿了顿,接着说道,“铸币一事,看似熔金化银,实则关乎社稷安危。梁惠帝末年私铸猖獗,劣币横行,百姓苦不堪言,这个教训必须铭记!”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泛黄的旧币,重重摔在案上:“看看这些前朝废钱,缺角少边,含铜量不足三成!我们的新币,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控制成本,这其中的分寸,比走钢丝还难!”

    “泉府监必须设立三重质检关卡:初检看成色,复检测重量,终检查防伪。每炉钱币都要打上监造官的专属印记,出了问题,一查到底!”他抓起案头的青铜砝码,“晋江钱庄作为发行方,要建立严格的兑换制度。一银币兑换千文铜币,必须分毫不差!”

    说到这里,他突然压低声音,语气变得沉重:“沈先生,铸币成本必须精确到分毫。但记住,宁可多花十两银子,也不能让一枚劣币流入市场!”他猛地抽出佩剑,剑锋在烛火下划出一道寒光,“私铸者,斩!囤积居奇者,斩!敢坏新币信誉者,满门抄斩!”

    最后,他将铸币章程郑重推到沈万宏面前:“这是我连夜拟定的《泉货条例》,共十八款七十二条。沈先生可在此基础上细化实施细则,明日便着手组建泉府监。记住,每一枚钱币,都是我军的信誉,更是百姓的希望!”

    沈万宏闻言,银须随躬身之势轻颤,苍劲的双手抱拳至额际,恍若托起千钧之重。他直视苏明博灼灼目光,声如洪钟震彻营帐:“殿下谋算深远,此乃国本大计!万宏即刻启程入驻泉府监,明日便与晋江钱庄掌柜们立下铁契。从熔银配比到印模雕刻,从押运流通到防伪稽查,必以商道筹谋之智,辅以军法严苛之威,将每个环节都铸成铜墙铁壁!”袍袖忽地扫落案上碎木,他俯身抓起半块残币,“若有奸商敢在币值上做手脚,或钱庄私吞铸币红利,万宏愿提此剑,亲斩宵小项上首级,以谢殿下重托!”

    朔风裹挟着细雪扑打在牛皮帐上,发出沙沙轻响。苏明博缓缓踱步至营帐中央,青铜烛台的火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斑驳的舆图上投下坚毅的轮廓。他的目光依次扫过帐中将领、官吏与谋士,烛火在每个人眼底跃动,仿佛点燃了一簇簇希望的火种。

    “诸位请看——”他突然转身,指腹重重按在铺满半面墙壁的舆图上,“北方的焦土尚未冷却,南方的烽火仍在燃烧,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蒿莱。这是我们面临的困局,更是天赐的良机!”他抓起案头一卷残破的税册,“梁惠帝留下的烂摊子,恰是我们重塑乾坤的契机!”

    话音未落,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锁骨处狰狞的旧伤:“还记得三个月前的京师之战吗?我们在箭雨里冲锋,在血泊中厮杀,为的可不是偏安一隅!”他的声音陡然激昂,震得帐顶的铜铃嗡嗡作响,“现在,我们有三百二十万两白银的底气,有能臣猛将的辅佐,更有万千百姓的期盼!”

    营帐内鸦雀无声,唯有呼吸声此起彼伏。苏明博深吸一口气,喉结滚动,努力压制着内心澎湃的情绪,他的指节因攥紧税册而微微泛白,片刻后,他突然抓起案上的虎符,掷地有声:“铸币是经济命脉,水利是民生根基,水师是未来希望!这每一项举措,都关乎着天下苍生的福祉,关乎着我们能否青史留名!”

    他的目光扫过人群,在沈万宏、李瑞堂等重臣脸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角落里默默记录的文书身上:“无论你是掌管钱粮的官吏,还是挥斥方遒的将领,或是执笔谋国的书生,今日起,我们皆是同路人!”

    寂静中,有人率先单膝跪地,铠甲与地面碰撞发出清响。紧接着,此起彼伏的跪叩声响彻营帐:“愿为殿下效命!”声浪层层叠叠,震得帐外积雪簌簌坠落。苏明博伸手将最年迈的老臣扶起,烛光映照着他眼角未干的热血:“走!让我们踏破这残冬的严寒,去迎接属于我们的盛世黎明!”

    当众人鱼贯而出时,雪后的月光倾泻而下,将他们的身影与营帐一同勾勒成剪影。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新的征程,就在这激昂的誓言与凛冽的风雪中,悄然开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