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帝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宛如两座对峙的山峰,他目光沉沉,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缓缓开口道:“苏明博这逆贼,势力愈发坐大,如今更是做出诸多不轨之举,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应对此等乱局?”
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此时,户部侍郎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苏明博势力渐大,若贸然出兵,恐伤国本。不如先派人招安,许以高官厚禄,分化其内部势力,待其松懈,再相机而动。”
然而,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了兵部尚书王渊的强烈反对。兵部尚书王渊向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苏明博狼子野心,岂会轻易接受招安?如今他公然犯上,若不予以严惩,何以服天下?必须以雷霆之势,发兵征讨,方能彰显我大梁天威!”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梁惠帝眉头皱得更紧,沉思片刻后,摆了摆手说道:“苏明博叛逆之心已显,招安恐难奏效。但我大梁基业,亦不可轻易损耗。不过,此刻发兵征讨,或许是最快解决问题之法。”
见梁惠帝倾向于出兵,兵部尚书王渊心中一喜,清了清嗓子,声音更加洪亮地朗声道:“陛下,臣建议此次出兵兵分三路,直捣太原贼巢。其一,可从西北边军抽调三万精锐之师。西北边军常年与突厥对峙,在那风沙漫天的塞外,历经无数战火的洗礼,战力可谓强悍至极。此路军马,可从宣府、大同、代州三地出发,呈合围之势进攻太原。其中,火器神机营一万,这神机营配备了我大梁最为犀利的火器,应在步兵的严密掩护下,于阵中或后方远程压制敌军,为大军创造有利战机。待敌军阵脚大乱,骑兵五千再伺机迂回包抄,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步兵五千则负责巩固阵地,扩大战果。如此相互配合,三路并进,必能在战场上大获全胜。”
梁惠帝听闻,微微眯起双眼,陷入了思索之中。片刻之后,他缓缓点头道:“此路安排甚为妥当,火器神机营的威力朕亦知晓,如此配置,胜算又多了几分。那第二路呢?爱卿可有谋划?”
王渊继续拱手奏道:“陛下,可抽调地方武装,组成五万大军,在正定集结。臣举荐林渊统领此军。林渊之前虽犯下过失,但念其对我大梁王朝忠心耿耿,矢志不渝,此次可令其戴罪立功。不过,为防万一,可派一名得力监军随行,监督军务,确保大军行动符合朝廷旨意。此军由井陉关进攻太原,与西北边军形成呼应之势,左右夹击,让贼军首尾不能相顾。”
梁惠帝目光闪动,仔细地打量着王渊,沉吟许久后说道:“林渊虽曾犯错,但确实有几分军事才能,若能借此机会立下战功,也可将功赎罪,让天下人知晓朕赏罚分明。派监军一事,就依爱卿所言。准奏。”
“那第三路……”梁惠帝的目光再次扫向群臣,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王渊继续恭敬地说道:“陛下,可令平南王寇世昌抽调地方武装三万大军,由陕西韩城渡河,经临汾北上进攻太原。平南王麾下将士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且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有他们加入战局,定能与其他两路大军紧密协同作战,一举攻克太原,将苏明博逆贼绳之以法。此外,为保障大军后勤,可在沿途设立中转粮站,征调民夫,确保粮草供应无虞。”
梁惠帝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那声音犹如炸雷般在朝堂上响起:“好!就依爱卿所奏,兵分三路进攻太原。务必尽快平定苏明博之乱,还我大梁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同时,要做好后勤保障,不可因粮草问题贻误战机。”
随着梁惠帝这一声令下,调兵遣将的旨意如同流星般迅速传向四方。西北边军接到命令后,整个军营瞬间沸腾起来。三万将士们迅速行动,身披厚重的战甲,那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他们神色肃穆,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然,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无比,但那眼眸中却透露出无畏的勇气,仿佛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火器神机营的士兵们更是忙碌不已,他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火器,仔细检查着每一颗弹药,眼中满是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期待,他们渴望在战场上一展神威,让那犀利的火器成为敌人的噩梦。
林渊接到统领五万大军的命令时,心中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这是陛下给予他的一次难得的将功赎罪的机会,他终于有机会洗刷自己曾经的耻辱;忐忑的是,他深知此次责任重大,若稍有差池,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更可能影响大梁的国运。他暗暗发誓,定要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他立刻快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