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154章 安西南,振国威

第154章 安西南,振国威(1/2)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弘历负手立在大幅舆图前,目光如炬扫过阶下屏息待命的群臣。

    龙袍下摆扫过青砖,弘历忽然转身,声音裹挟着怒意陡然拔高:"莎罗奔盘踞金川十余年,烧杀掳掠、阻塞官道,边民苦不堪言!此等逆贼不除,何以安西南、振国威?朕意已决——"

    弘历猛地抬手,指尖重重戳在舆图上小金川的标记处:"傅鼐听令!着兆惠率新编山地师即刻进发,限一个月内兵临小金川!"

    兵部尚书傅鼐刚要接旨,又听弘历沉声道:"传朕口谕——金川碉楼林立易守难攻,命兆惠务必稳扎稳打。

    每克一地,须立即拆碉楼、毁工事,断其负隅顽抗之根基!"

    "臣遵旨!"兵部尚书傅鼐伏地叩首。

    "周明远听令!"弘历转向工部尚书。

    "新式可拆卸火炮立刻装车,命第一集团军第一师全程护送,半个月内务必抵达川西前线!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臣领旨!"

    "苏琦听令!"弘历的目光落向户部尚书。

    "一千万银元军费即刻调拨,另传朕旨意:凡参与平叛将士,俸禄翻倍!

    另外,采购五千辆中华自行车,半月内务必运至成都,用于后勤运输!"

    听到"五千辆中华自行车",苏琦心里猛地一沉。

    一辆自行车九百银元,五千辆四百五十万银元,加上此前修路、练兵、购炮以及千万军费,还未开战户部便已支出超过三千万银元。

    年初户部库银尚有三亿,想着家底厚实能缓口气,再不必为钱发愁。

    可谁料今年开支如决堤洪水,入股中华交通银行就花了四千万,土地局收购土地、京城道路翻修,还有新式战船打造,桩桩件件皆是吞金巨兽。

    如今一清点,国库竟只剩不到一亿五千万。

    面对弘历不容置喙的眼神,苏琦喉头发紧,最终重重叩首:"臣遵旨!"

    弘历自然知晓财政压力,但是比起前世乾隆皇帝耗费七千万两白银的战事,如今不过半数开支,且此番军备革新、基建修缮,皆是为减少将士伤亡,长远来看利在千秋,自是值得。

    ……

    当最后一道朱漆宫门闭合,弘历抬手揉了揉眉心,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军报,忽然沉声道:“传陈霄觐见。”

    不久后,陈霄三步并作两步疾行而入,在蟠龙柱投下的阴影里单膝跪地:"臣陈霄,叩见皇上!"

    "国安局可有打探到消息?"

    陈霄从怀中掏出一卷裹着油布的羊皮舆图:"启禀皇上,国安局五百密探已渗透大小金川半年有余。"

    陈霄指尖划过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小金川泽旺麾下一万两千兵勇,分散驻守二十四处隘口,碉楼群以青石筑成,墙厚三尺。火器仅火绳枪三千杆,且半数不堪使用。"

    说到此处,陈霄压低声音:"而大金川莎罗奔..."陈霄抽出另一张详图铺展。

    "拥兵一万八千,其中八百亲卫皆着锁子甲,更从缅甸国购得红衣大炮六十门。

    其首府勒乌围地势险要,三道护城河环绕,主碉楼高十丈,内设暗道直通后山。"

    弘历的龙纹靴碾过青砖,在"勒乌围"标记处驻足:"粮草储备如何?"

    "莎罗奔在梭磨河上游设五大粮仓,囤积青稞万石。"陈霄摸出枚刻着藏文的火漆印。

    弘历嘴角勾起一抹赞许:"陈卿果然没让朕失望。"

    你且直言,此番出征,胜算几何?"

    陈霄额头的冷汗渗入青砖缝隙:"臣...臣不敢妄言。"

    "但说无妨!"弘历突然起身,腰间玉佩撞在龙椅上发出清响。

    "朕要听的不是模棱两可的虚词!"

    "是!"陈霄重重叩首,"小金川泽旺部兵力薄弱,若以精兵压境,配合火炮轰击,月余可破。

    然大金川..."陈霄声音陡然发沉。

    "莎罗奔据险而守,碉楼如林,且土民自幼善射,战时举家参战。

    即便朝廷大军压境,恐也需付出数万人伤亡代价。"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

    弘历摩挲着翡翠扳指,忽然开口:"可有良策减少伤亡?"

    "安南瘟疫肆虐,土民折损过半..."陈霄话音未落,便见弘历骤然变色,慌忙顿住。

    "不妥!"弘历猛地拍案,"川西毗邻川陕,一旦疫病失控,你可知要牵连多少州县?

    安南孤悬海外,土民往来皆可设卡盘查。

    川西却是大清腹心之地!岷山秦岭犬牙交错,栈道驿道四通八达,山间小径数不胜数,根本防不住病者四窜。

    便是有天花疫苗,也难在广袤山林间及时施种,一旦酿成大祸,恐要危及半壁江山!"

    陈霄伏地不敢抬头,冷汗顺着蟒纹补服的纹路蜿蜒而下。

    良久,才听见弘历森冷的声音划破寂静:"莎罗奔盘踞大金川数年,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