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阙宋 > 第220章 半路伏击

第220章 半路伏击(1/2)

    ……

    醉仙楼顶层雅间。

    赵桓的命令如同冰冷的铁律,在弥漫着血腥与宁神香气的雅间内回荡:“王伴伴,传令下去。”

    “着王进、李忠,点齐二百精兵,即刻赶赴此地!”

    “封锁整个醉仙楼及周边街巷,不得放走一人!”

    “仔细清点所有尸骸,逐一记录在案。”

    “现场所有兵刃、可疑物件,悉数收缴封存!”

    “凡有可疑人等胆敢靠近窥探,不问身份背景,立即擒拿羁押!”

    “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另,调派一都精兵,由你亲自统领,即刻护送李府尹安全返回开封府衙,不得有半分差池!”

    “州桥所擒凶徒,尔等要连夜提审!”

    “动用一切必要手段,务必在天明之前,撬开他的口!”

    “本王要看到州桥血案人证物证俱全,供状详实,铁案如山!”

    王若冲没有丝毫迟疑,躬身领命,动作迅捷如风:“奴婢遵命!”

    话音未落,他已转身,快步向外走去。

    赵桓的目光随即转向李孝寿,那目光锐利,带着沉重的威压:“李府尹,州桥一案,便是你开封府点燃的第一把火!”

    “人证证词、现场物证、凶徒亲笔供状,务求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不容有半点疏漏!”

    “天亮之前,本王要看到你开封府的弹劾奏章,连同所有确凿铁证,直呈御前!”

    “记住,朱福‘刺杀朝廷命官’之罪,必须坐实!”

    “要让这汴京城上下,人人皆知!”

    李孝寿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自脊背窜起,瞬间弥漫四肢百骸,喉头发紧。

    但赵桓眼中那破釜沉舟的决心,如同定海神针,压下了他心头的恐惧。

    他深吸一口气,重重抱拳,声音带着决绝:“臣,李孝寿,领命!”

    “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

    六月的盛夏,本该是暑气蒸腾的时节,此刻却被一种阴冷的死寂笼罩。

    汴河水面蒸腾起带着水藻和淤泥腥气的闷热湿气。

    混杂着仓库深处飘散出的浓重血腥与铁锈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

    汗水浸透了所有人的衣衫,黏腻地贴在皮肤上,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沉重。

    “快!动作再快些!”

    吴捕头的声音嘶哑如同砂纸摩擦,汗水顺着他紧绷的下颌线不断滴落。

    他左手死死攥着那个油布层层包裹、重逾千斤的账册。

    右手紧按在腰刀刀柄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刀柄已被汗水浸得滑腻。

    开封府的捕快们如同绷紧的弓弦,将数十名被解救的女子护在队伍中间。

    她们大多衣衫褴褛,相互搀扶,眼神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茫然与深入骨髓的恐惧。

    闷热的空气让她们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摇摇欲坠。

    队伍最前方和最后方,皆是捕快中的好手。

    众人的刀早已出鞘,目光警惕地扫视着道路两旁深邃的黑暗。

    而那被卸掉关节、堵住嘴巴、用粗重铁链捆成粽子的于虎和几个看守,如同死猪般被拖拽着前行。

    于虎那双怨毒的眼睛,在黑暗中依旧死死盯着吴捕头手中的包裹,汗水混着泥土糊满了他的脸。

    队伍离开隆昌仓破败的院墙,转入一条相对宽阔但依旧僻静的沿河土路。

    路旁茂密的芦苇丛在无风的夜里静止不动,只有夏虫不知疲倦地嘶鸣。

    一行人沿着这条沿河的土路走了相当一段距离。

    这条路,是返回开封府衙的唯一路径。

    就在这时,吴捕头心头猛地一紧!

    一种异样的感觉攫住了他。

    太静了!

    方才那恼人的、此起彼伏的夏虫嘶鸣,不知何时竟稀疏下去。

    几近于无!

    死寂中,芦苇丛深处似乎传来极其细微、难以捕捉的窸窣声。

    这不像是风吹,倒像是……某种硬物擦过草茎,或是压抑至极的呼吸!

    空气中除了固有的水腥和血腥,似乎还飘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混杂着汗味和皮革的陌生气息!

    不对!

    这绝不是错觉!

    “咔咔!”

    “嗖——!嗖嗖——!”

    几乎在他警兆升起的瞬间,几声机括脆响猛然撕裂了沉寂!

    紧接着,凄厉的破空声如同毒蛇吐信,从河堤方向激射而至!

    “小心!找掩体!”

    吴捕头瞳孔骤缩,厉声暴喝的同时,身体已本能地向侧前方猛扑!

    “噗嗤!”

    “噗!”

    一支劲弩射出的铁簇重箭,狠狠钉入他刚才站立位置后方一名捕快的大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