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阙宋 > 第82章 老者

第82章 老者(1/2)

    赵桓带着众人沿着街道前行,脚下的青石板路少了往日的喧嚣嘈杂,显得格外安静。

    街边的店铺依旧灯火通明,可门前却没了往日的热闹。

    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而过,神色间带着几分好奇与惋惜,不时望向那被大火波及的醉仙楼。

    他稳步踏过醉仙楼前的青石板路,薄底布靴踏出有节奏的轻微声响。

    身旁的王若冲身着浅灰色侍从长袍,宽大的袖口自然下垂,巧妙地将藏在袖中的短刃遮得严严实实。

    他眼神敏锐,时刻警惕地留意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身后十名少年,均作亲随打扮。

    唯有陈昭,身形略显单薄,微微跛着腿混在队伍中。

    赵桓一行人继续前行,踏入了一条稍显宽阔的街道。

    不远处,一位卖花的老妇人,原本正低头整理着花篮,听到整齐的脚步声,下意识抬起头。

    看到赵桓一行,她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波澜,手中摆弄花朵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她轻声嘟囔:“如今富家公子出游倒是常事,只是这公子看着眼生,不知是哪家府邸的。”

    随后,她轻轻摇了摇头,又低下头继续整理花篮。

    只是在赵桓等人走过时,微微侧身,避免碰到他们。

    与此同时,街道旁的一家茶肆里,几个茶客正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其中一人眼尖,瞥见了赵桓等人,当即放下手中的茶杯,指着窗外道:“嘿,诸位,瞧瞧,又有公子出行了,这派头倒是不小。”

    同桌的另一个人撇了撇嘴:“这有啥稀奇,咱汴京城繁华,公子王孙出游常见得很。”

    “咱们啊,别瞎操心,喝咱们的茶。”

    众人哄笑一阵,便又继续谈天说地,只是偶尔有人不经意间,还是会朝窗外扫上一眼。

    赵桓自然察觉到了旁人的目光,可他神色未变,依旧步伐沉稳地走着。

    随着赵桓一行人踏入这条稍显宽阔的街道,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市井烟火气。

    街边摊位鳞次栉比,色彩鲜艳的布料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一旁摆放着各类精巧的手工艺品,木雕、刺绣琳琅满目。

    小吃摊前,炉火熊熊,摊主熟练地翻动着锅里的食物,香气四溢,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热闹的市井乐章。

    街道旁,几棵老槐树身姿挺拔,枝叶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

    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从街角飘来。

    那笛声婉转空灵,仿若山间清泉,在这喧嚣的市井街巷中,寻得了一丝独有的清幽。

    赵桓不禁放缓了脚步,循声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素衣的老者,正坐在街边的石凳上吹奏着竹笛。

    老者身旁放着一个竹篓,里面装着几条刚从河里捕来的鲜鱼。

    想来是卖鱼归来,趁着月色正好,在此稍作休憩,吹奏一曲以遣兴致。

    老者似乎察觉到有人靠近,缓缓睁开双眼,目光缓缓地落在赵桓身上。

    刹那间,他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极为细微、稍纵即逝的惊讶,不过转瞬便恢复如常。

    紧接着,老者轻轻放下手中竹笛,动作舒缓却又带着几分利落,顺势站起身来,抬手作揖,朗声道:“小哥,有礼了!”

    其声音虽裹挟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沧桑质感。

    可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洒脱劲儿:“只是,这街巷之中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无所不有,看公子您衣着不凡,还是多加小心为妙。”

    赵桓闻言,微微颔首示意,神色间满是谦逊有礼,温声回应道:“多谢老丈提点,我等不过是趁着这良辰夜色,出来随意走走,领略一番汴京夜景罢了。”

    话锋一转,赵桓由衷感慨,“倒是老丈方才吹奏的那曲笛声,曲调悠扬空灵,令人不由自主便沉浸其中。”

    老者嘴角微微上扬,绽出一抹笑意,摆了摆手道:“公子谬赞了。”

    “老朽不过是个粗鄙之人,平日里也没什么雅致爱好!”

    “这闲暇之时,吹吹笛子,权当消遣解闷罢了 。”

    赵桓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老者搁在石凳上的竹篓,里头的鲜鱼偶尔扑腾几下,鱼尾拍打着篓壁。

    他心思一转,指着竹篓问道:“老丈这鱼看着鲜活,想必是刚从河里捕来不久?”

    老者顺着赵桓的视线望去,眼中闪过一抹柔和,点头应道:“正是,今日运气不错,捕到了几条肥美的鱼,想着卖个好价钱,能贴补些家用。”

    说罢,他轻轻叹了口气,“只是如今这世道,营生愈发艰难,寻常百姓想安稳过日子,不容易啊。”

    赵桓若有所思,又与老者闲聊了几句家常,便准备告辞。

    就在转身之际,他像是不经意地问道:“老丈在此地居住多年,想必对周遭极为熟悉。”

    “我瞧老丈气定神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