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阙宋 > 第72章 阎三?

第72章 阎三?(1/2)

    “公子!”

    李忠喘着粗气,声音里满是焦急,“我在楼后的柴房里寻到了这个,您瞧瞧,这字迹歪歪扭扭,看着实在蹊跷。”

    赵桓闻言,立刻伸手接过纸条,动作利落地展开。

    只见纸条上寥寥几字,写着:“事成之后,速至城西破窑会合,有重赏。”

    字体毫无章法,纸张质地粗糙不堪,墨水晕染得一塌糊涂,显然是仓促间写成。

    赵桓心下生疑,将纸条缓缓凑近鼻尖,轻轻一嗅,一股若有若无的劣质香料味钻进鼻腔。

    那味道竟与之前在后厨灰烬里发现的布片气味极为相似。

    刹那间,赵桓只觉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

    他知道,这纸条或许与纵火者和内鬼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念及此处,他迅速转头看向李忠,神色冷峻,言辞果断:“你即刻去召集几个信得过的人,沿着城西破窑方向仔细排查,务必留意沿途有无可疑之人出没,任何异常动静都不能放过。”

    他稍作停顿,加重语气,目光如炬般盯着李忠的眼睛,“记住,行动也务必隐秘,切不可打草惊蛇,让对方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喏!”

    李忠重重点头,神色同样凝重。

    旋即转身,步伐匆匆地朝着王进带来那批人所在的方向奔去。

    李忠离去后,赵桓再次审视手中纸条,劣质香料味似有若无,却像丝线般缠在鼻尖。

    他环顾后厨,大火虽灭,焦糊味仍浓烈刺鼻,四周残垣断壁仿若无声诉说着这场灾祸。

    就在此时,王进带着一众伙计匆匆赶到。

    这些伙计,大多是几年前赵桓收容的流民后代。

    往昔,他们于困厄中艰难求存,食不果腹、居无定所。

    幸得赵桓心怀悲悯,大手一挥,将他们及家人妥善安顿。

    考虑到他们练武天赋有限,赵桓便安排他们在醉仙楼做事,让他们有了稳定的生计。

    而他们的爹娘,也在赵桓的庄子里过上了安稳日子,不必再为生活发愁。

    正因如此,即便他们并不清楚赵桓的真实身份,却无一不对赵桓忠心耿耿,将这份恩情铭记于心。

    赵桓目光如炬,神色凝重,逐一打量着面前的伙计们,声如洪钟般说道:“诸位,想必你们都清楚我对醉仙楼的重视。”

    “今日这场变故,关乎醉仙楼的生死存亡。”

    “这场醉仙楼无端遭遇这场大火,其中蹊跷之处颇多。”

    “现在,大家务必仔细回想,起火前后,是否见过行为举止怪异之人。”

    “或者听到过什么异常声响,哪怕再细微的细节,也千万不要放过。”

    伙计们听闻此言,瞬间交头接耳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声不绝于耳。

    过了片刻,一位稍显年长的厨师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他身形微微发福,额头上刻着几道浅浅的皱纹,身上围着的围裙沾满了油渍。

    他平日里厨艺还算精湛,在醉仙楼后厨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此刻,他神色恭敬,语气带着几分犹疑与笃定,说道:“公子,我今儿个正掌勺做菜,一抬眼就瞧见咱楼里的伙计阿福,在炉灶边鬼鬼祟祟地转悠,手里还拿着个小瓶子。”

    “我当时忙得抽不开身,就大声问他做甚么。”

    “而他神色却有些慌张,支支吾吾地回我在找调料。”

    “现在琢磨起来,那模样实在太可疑了!”

    而赵桓的心中却是一动,看来这阿福嫌疑不小。

    “阿福在哪?”

    赵桓的声音冰冷刺骨,好似三九寒天的朔风,在众人头顶呼啸而过。

    原本嘈杂的伙计们瞬间噤声,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茫然。

    众人的视线瞬间聚焦在人群后方。

    只见一个身形瘦小的男子,正拼命将自己往角落里缩,恨不得整个人都隐没在阴影之中。

    而赵桓那锐利的目光,瞬间精准无误地锁定了他。

    “阿福!” 赵桓再度厉声呼喊。

    这一声犹如平地炸雷,惊得阿福浑身剧烈一颤,好似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阿福缓缓抬起头,脸色白得像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划过脸颊。

    他眼神慌乱,根本不敢与赵桓对视,双手下意识地将藏在身后的褐色小瓶攥得死紧,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赵桓稳步朝着阿福走去,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

    靴底与地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这死寂的氛围里被无限放大,恰似重锤,一下下砸在阿福的心坎上。

    随着赵桓步步紧逼,阿福呼吸愈发急促,胸膛剧烈起伏,如同濒死之人在做最后的挣扎。

    “你手里拿的什么?”

    赵桓站定在阿福面前,居高临下地逼视着他,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