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阙宋 > 第47章 踏访醉仙楼

第47章 踏访醉仙楼(1/2)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个年轻后生,手中轻摇一把折扇,扇面上“东坡遗风”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他神色故作高深,对着身旁同伴侃侃而谈:“诸位可曾听闻,当年东坡先生在黄州时,也曾因吃食之事闹出过笑话......”

    这话悠悠荡荡地飘进赵桓耳中,他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笑意。

    此时,市井间烟火弥漫,喧闹声此起彼伏。

    赵桓轻夹马腹,骏马仰首长嘶,率先沿着御街疾驰而去。

    李忠与王若冲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催动坐骑,紧紧追随其后。

    三人三骑,仿若一阵疾风,风驰电掣般掠过街道。

    街边的景象如模糊的幻影,迅速向后退去,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行人欢快的说笑声,都被远远抛在身后。

    转过一处街角,赵桓目光远眺,只见前方道路虽偶有行人往来,但还算通畅。

    他双腿猛地用力一夹马腹,骏马心领神会,撒开四蹄,跑得愈发迅猛,鬃毛在风中烈烈飞扬。

    身后的李忠与王若冲全神贯注,双眼紧盯赵桓,紧紧咬着他的步伐,三骑风驰电掣般朝着醉仙楼的方向奔去。

    不多时,一座气势恢宏、尽显非凡气派的楼阁悠悠然映入众人眼帘。

    那飞檐高高翘起,恰似鲲鹏振翅,蓄势欲飞。

    斗拱精巧繁复,层层叠叠,宛如能工巧匠精心雕琢的稀世艺术品。

    雕梁之上,花鸟鱼虫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似要破梁而出。

    画栋之间,色彩斑斓绚丽,尽显工匠们的绝妙手艺。

    朱红色的楼门庄重而大气,上方高悬着一块金漆大匾,“醉仙楼”三个大字笔锋刚劲、雄浑有力,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赵桓身为醉仙楼的幕后掌控者,这一身份被严守机密,密不透风。

    从酒楼里掌管大小事务的掌柜,到奔波忙碌的跑腿伙计,再到常来光顾的熟客。

    所有人都浑然不知这位殿下,竟是醉仙楼真正的东家。

    须臾之间,赵桓手腕轻抖,稳稳勒住缰绳,骏马前蹄扬起,旋即稳稳停在醉仙楼前。

    他抬眼凝视着眼前气势恢宏的楼阁。

    那目光幽邃,其中所蕴含的坚定与探寻之意,全然不似他这般年纪应有的。

    几乎同一时刻,李忠与王若冲也双双勒马停住,动作敏捷地翻身下马,快步来到赵桓身旁。

    李忠神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王若冲则身形稍矮,向前迈出一步,微微俯身,低声询问道:“殿下,咱们此刻便进去?”

    赵桓闻言,深吸了一口带着市井烟火气息的空气,胸膛微微起伏。

    而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脚下稳稳地朝着醉仙楼的大门走去,步伐沉稳且坚定。

    三人刚要迈进楼门,门口的伙计眼尖,立马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他先是恭恭敬敬地朝赵桓等人行了个礼。

    而后目光迅速在他们身上打量一圈,像是在暗自揣度这几位贵客的身份。

    紧接着,他利落地转身,伸手拉住赵桓等人坐骑的缰绳,同时高声吆喝着:“几位爷里边儿请!小的给您把马安置好!”

    赵桓微微点头,抬脚正要跨入门内。

    踏入醉仙楼,大堂内瞬间被一片华光璀璨所笼罩。

    穹顶高高耸起,比寻常楼阁高出一大截,这是赵桓独具匠心的特意要求。

    旨在营造出开阔敞亮的空间感,确保空气得以顺畅流通。

    让每一位食客身处其中,都能尽享自在,毫无憋闷之感。

    在这高挑穹顶之下,八角琉璃灯错落有致地垂悬而下,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暖黄的光晕如潺潺流水般倾洒,轻柔地抚摸着雕花木桌与锦缎绣墩,使其散发出古朴而典雅的气息。

    每一处纹理、每一丝绣线,都在这灯光的轻抚下清晰可见,彰显着醉仙楼非凡的格调与品质。

    清晨,日光毫无保留地穿透雕花窗棂,洋洋洒洒地倾泄而入。

    与琉璃灯散发的暖光相互交融,在地面、桌面交织出一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那暖黄的光晕,恰似一层轻柔灵动的薄纱,悄无声息地覆盖在雕花木桌与锦缎绣墩之上。

    桌案之上,茶具质地细腻,触手生温,壶身绘着的精致图案,笔触细腻,栩栩如生。

    酒盏同样泛着温润的光泽,杯沿微微泛着光,似在静静等待美酒注入。

    大堂四周的墙壁上,名家丹青错落有致地悬挂着,墨色浓淡相宜,笔触间尽显神韵。

    画作内容丰富多样,与室内的茶香、酒香、墨香相互交织,共同氤氲出醇厚馥郁的氛围,令人沉醉其中。

    大堂之中,间隔有序地摆放着几座造型独特的木质屏风。

    屏风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梅兰竹菊的高洁之态,线条流畅,刀法娴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