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阙宋 > 第31章 暴露意

第31章 暴露意(1/2)

    赵桓心中明白,演戏这事儿,必须丝丝入扣、滴水不漏。

    只要稍有差池,便会露出马脚。

    那之前费尽心机筹备、铺垫,辛辛苦苦做的所有工作,可就全打了水漂,付诸东流了。

    于是,他瞬间双眼放光,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忙不迭地微微躬身,声音因兴奋而不自觉地拔高:“多谢爹爹的赏赐!”

    赵桓这一整套反应行云流水,仿若他对那幅画的渴望是发自肺腑。

    而赵佶望着儿子这般模样,眼中的笑意更浓。

    他抬手捋了捋颌下胡须,点头道:“吾儿喜欢便好,这画在你手中,也算是寻到了好去处。”

    赵桓双手紧紧捧着画卷,正暗自思索下一步计划,不经意间与赵佶目光交汇。

    赵桓满脸堆笑,一双眼睛弯成月牙,口中滔滔不绝,将赵佶的书画造诣夸得天花乱坠:“爹爹,您这幅新绘的丹青,笔力刚劲又不失灵动,这墨色晕染得恰到好处,真乃神来之笔,纵观古今,怕是无人能出您之右。”

    一边说着,一边竖起大拇指,脸上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那模样仿佛赵佶的画已然超脱凡俗,成了天上才有的妙品。

    赵佶显然被赵桓这连番吹捧弄得心情愉悦。

    可听多了也觉着儿子这般殷勤,定是有所图谋。

    于是,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带着几分调侃,悠悠开口:“吾儿,莫不是有其他所求?”

    那表情,俨然一副早就料到赵桓会有事相求的模样。

    而赵桓被赵佶猜透心思,却丝毫没有露出尴尬之色。

    反而胸脯一挺,脸上洋溢着明快又带着些许俏皮的神情,高声说道:“圣明不过陛下!儿臣这点小心思,果然瞒不过您的慧眼。”

    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歪头,眼睛亮晶晶的。

    活脱脱就是个被大人戳破小秘密,却依旧满不在乎的孩童模样。

    赵佶看着赵桓这副天真大胆的样子,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眼中笑意更甚。

    他轻轻摇了摇头,抬手又捋了捋颌下胡须,语气中满是宠溺:“你这小鬼头,从小就机灵。”

    “说说吧,到底所求何事?”

    在赵佶心中,八岁的赵桓即便有些自己的想法。

    那也不过是孩童心性使然,天真烂漫得紧,这般模样反倒让他觉得有趣。

    而赵桓见赵佶这般反应,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面上却装出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

    他向前迈了一小步,双手交叠在身前,姿态端方,神色肃然道:“爹爹,儿子近日听闻,童贯童大人遣人,从西北送回一批西夏战马。”

    “哦?”

    徽宗赵佶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悠悠开口,“这事儿刚传进朕的耳朵里,你小子倒先知晓了,消息倒是灵通得很嘛 。”

    “爹爹说笑了。”赵桓微微一笑,语气恭敬却不失从容,“儿子也只是偶然听闻!”

    赵佶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赵桓微微一顿,胸脯不自觉挺了挺,眼神中满是热切与渴望:“爹爹,儿子近来日夜沉浸于兵书战策之中,深知骑兵于战场之上,具有扭转乾坤之关键作用。”

    “而这批西夏战马闻名遐迩,其耐力、速度与力量皆为上乘。”

    “儿子斗胆恳请爹爹,能从这批战马中拨出若干赐予儿臣。”

    赵桓言辞恳切,语气中满是期待,微微抬眸,目光小心翼翼地看向徽宗。

    既有着少年对壮志的憧憬,又生怕触怒龙颜。

    “儿子打算在京郊张贴告示,广募一批体魄强健、坚毅果敢的精壮之士,要建一支百人规模的骑兵亲卫队。”

    说到此处,赵桓喉头微微一动,神色愈发谨慎。

    他的双眼紧紧盯着徽宗的面庞,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中捕捉到哪怕一丝应允的迹象。

    赵桓紧紧盯着徽宗赵佶,面上虽维持着恭谨。

    可握着袖摆的手指不自觉收紧,掌心微微沁出薄汗。

    此刻,宣和殿内一片寂静,唯有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轻轻摇曳。

    徽宗赵佶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赵桓。

    那眼神,好似要将他心底的想法看穿。

    良久,徽宗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几分威严:“桓儿,你为何执意要组建这支骑兵亲卫队?”

    “你可知我大宋祖制,军事大权统归朝廷。”

    “但凡将帅出征皆由朝廷任命调遣,地方与宗室不得擅自募兵。”

    “而你此举,可有违祖制,你当如何解释?”

    赵桓闻言,神色波澜不惊。

    他在心底却暗暗感慨,果如自己所料,徽宗将祖制搬了出来。

    而他显得从容不迫,面上依旧带着恭谨之色,拱手说道:“陛下明鉴,儿臣岂敢轻易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