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殊担心余妈年纪大了晚上睡不好别熬一宿再把她给累趴下了,所以坚持着让余桃把余妈送回了家,而他则留了下来。
夜里,躺在病床上的余爸静静的看着坐在陪床椅上的一只手拄着脑袋,微闭着双眼的林殊,心里难免有些许自责,他知道现在孩子们工作都很忙,可偏偏在这个时候他却病倒了。
想着想着,余爸幽幽的叹了一口气,“啊......”
林殊本来也没睡着,听到余爸的声音后,他还以为是余爸哪里不舒服了,林殊立刻睁开眼睛上前查看情况。
“爸?怎么了,是感觉哪里不舒服吗?”林殊关切的询问道。
余爸轻轻摇了摇头,他抬手擦拭掉眼角的泪水后,将手慢慢搭在林殊的手背上,伸出一根手指在手背上轻轻写着。
“对不起孩子,辛苦你了!”
林殊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懂之后赶紧握住余爸的手,“爸,你说什么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了一个女婿半个儿,您有事了我当然要尽心尽力了!”
见余爸情绪还是略显低迷,林殊有开口说道:“您好好养病,等您好了我送您一把大师制作的二胡,然后再教您一首新曲子,保证所有人都没听过,到时候拿着新二胡您再去公园秀一把,保证您成为公园里的焦点!”
......
经过林殊的一番安慰,余爸伤感的心情总算是有所好转。
次日一早,余桃就拉着余妈来到了医院。正好梁医生查房到了余爸所在的病房。
通过和余爸一系列简单的问答,梁医生心中已经有了初步判断:余爸应该是丧失了语言功能。
既然已成事实,他觉得病人也有知情的权利,再瞒着恐怕对后续的康复治疗不利。
于是梁医生直接当着家属的面说道:“现在应该可以确定余先生的语言功能已经基本丧失,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抓紧时间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听到这里,余妈已经慌的口中不停地重复着:抓紧康复训练......抓紧康复训练......
林殊见状赶紧说道:“妈您别着急,我已经联系好了国内最好的语言康复训练师,今天上午就能到,放心吧,不会耽误爸的病情的!”
幸亏林殊昨天已经提前给余桃打了预防针,她表现的还算镇静,这时也帮忙安慰着余妈,“妈,梁医生说了,只要配合康复治疗,语言功能恢复的概率很大!”
梁医生在一旁点了点头,“是的,家属先不要着急,平复一下心情,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有很大概率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大家都在安慰着余妈,而真正让余妈冷静下来的却是躺在病床上的余爸。
余爸抬起手拉住了余妈的胳膊,手指在她手臂上轻轻点了两下,口中依旧“啊啊”了几声。
虽然别人能大概猜出来余爸也是在安慰余妈,让她情绪不要太激动,但其他人却不知道余爸具体说了什么。
不过,总之经过余爸的安慰,余妈激动的情绪一下子镇静了。
之后梁医生又交代了许多关于后续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语言康复训练宜早不宜迟,宜缓不宜急......不过,我刚才听林先生说他已经请了国内最好的语言康复训练师,那么具体的我就不再赘述,林先生,如果有事您直接去医办室找我就行,那边还有病人等着,我就先过去了”。
说完,梁医生便离开了病房。
梁医生走后,余桃忍不住悄悄的问余妈:“妈,刚才我爸跟你说啥了?”
余妈拿起湿毛巾给余爸边擦脸边说:“你爸说让我别着急,一切听小林安排!”
......
上午九点钟,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敲响了房门。
语言康复训练师到了!
中年男人姓赵,语言学硕士,神经学博士,就职于首都某三甲医院,从事语言功能康复训练多年,临床经验丰富。
这次冯唐费了好多心思想把他请来,但人家既不缺钱又无所求于他,一开始不论他说什么,赵医生都只是摇头拒绝,在他的观念里自己可不像是那些飞刀的医生,从来都只有病人主动找上门来,还没有一例特殊情况。
“以前没有,以后同样也不会有!”这是他给自己设定的底线。
最后冯唐实在是没办法了,走之前喃喃自语了一句:林哥,这次真的怕是得让你失望了,就算你是网络顶流,也请不动这位大牛的。
就在他刚想离开时,赵医生突然开口:“等等,你说的难道是猫爪一哥?灵魂摆渡?!”
“你也听说过他的名字?”
“当然了!你不早说,他可是我的偶像,想当初在四川地震中他独创的震后心理障碍音乐治疗法不知救助了多少人!”
去TM的底线!赵医生最敬佩像林殊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