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184章 军政民生,三方布局完成,静待收网

第184章 军政民生,三方布局完成,静待收网(1/2)

    百官闻言,心中不由感叹。

    李承乾这个皇帝,真的是什么都说,什么都敢说啊!

    这不是把大家的遮羞布,都给扯开了吗?

    偏偏他又没自我标榜,让人想攻击都找不到点。

    “朕告诉你们,如果要朕来选,站在皇帝的角度,朕只会选择那个品行低劣的贪官!

    因为他,能为大唐的百姓带来好生活。

    至于那个所谓品行高洁的,不好意思,朕看不上!

    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能让治下百姓越来越好,自身也两袖清风,那都足以封圣了。

    朕不相信,有那种完人存在!

    如果有,哪怕让朕三拜九叩,朕也心甘情愿。

    更何况,所谓的品行,有些是自我标榜,有些是买的名声,真真假假谁说得清?

    众卿以为,然否?”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只要不是利益之争,百官都是磕头虫,一点毛病都没有。

    “既然众卿都以为然,那么就取消这一项吧。

    关于政绩的考核,太过于功利了。

    就如同那张考卷上的考生,谁知道那些政绩是怎么来的?

    比如说,粮仓堆满了,但是百姓却勒紧了裤腰带,甚至饿死者遍地。

    这是政绩吗?

    如果这都是政绩,那土匪都比你们做得好!

    因为土匪会把能收刮到的,全部都搜刮掉。

    你们的话,好歹还会留一点,养一养之后继续搜刮。

    从今以后,所有政绩考核,都跟当地百姓的生活挂钩。

    比如家有余粮,比如喜笑颜开。

    总而言之,百姓的各方面,哪方面好,就是谁的政绩。

    反过来,该罢黜的罢黜,该砍头的砍头!

    魏征,你可明白?”李承乾最后问。

    “臣,遵旨!”

    魏征先是应下,随后又提出疑问:“陛下,你说得太过于笼统,如何评价百姓各方面是好是坏?

    各地发展不同,甚至各县发展也不同,该如何比较?”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居然想不到?”

    李承乾微微皱眉,最后还是解释道:“比如说,以一县为例,百姓衣食住行方面,今年是个什么情况,明年是个什么情况。

    只要登记好头一年,第二年不就有了对比吗?

    与上一年持平,算是及格。

    比上一年稍差,除非遭遇天灾**等原因,先记一过。

    连续三年没有寸进,罢黜!

    若是一年比一年差,第二年直接罢黜。

    比上一年更好,自然可评为优。

    连续三年为优,则可升迁。

    如此,还有疑问吗?”

    “臣,遵旨!”魏征拜服。

    “还有,官员关系到地方民生,甚至关系到朝廷运转,必须要严肃对待。

    因此,考核不能只由吏部来,应该接受监督。

    因此,六部全都增加一个考功司。

    但这个考功司,算是一个没有衙门的部门。

    每三年,由皇帝随机指派各部人员,临时加入考功司,进行全国巡回考核一次。

    人选都是皇帝临时决定,可以是各部最底层的官员,也可能是你们当中的谁。

    六部全都参与考核,各自对七品以上官员进行各方面评价,互相监督。

    为了避免六部勾结在一起,统一口径。

    原则上,皇帝也会派人参与其中,同样每次都会不一样。”

    整个朝堂上的大臣,心中全都咯噔了一下,暗叫苦也。

    刚刚还觉得,李承乾的想法有些幼稚。

    关系到官员升迁,或者罢黜的事情,哪怕是六部一起参与,也肯定会互相妥协。

    本质上来说,这天下的官员不就是各大世家豪门,私底下瓜分利益的场所吗?

    可现在,李承乾却要直接派人参与进来,执行真正的能者上庸者下。

    到那个时候,家里还剩下几个官员在位,那可就真的很难说了。

    不是怕家族子弟没有能力胜任被发现,没有能力胜任的他们也不会派出去。

    都是给家族摄取利益的,要是太蠢了的话,拿来做什么?

    可刚刚那张试卷上的人,就是他们的常态思维!

    皇帝派人跟着,以民心作为考核基准,还每次派的人都不一样。

    人与人也不同,这还怎么全部收买?

    李承乾可不管他们怎么想,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三年一次科举,三年一次考核。

    到那个时候,正好能够替换一些庸官,或者一些不把百姓当人的官员。

    三年一次替换底层官员,让世家大族对底层的掌控渐渐薄弱,就是他的短期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