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工,您在想什么呢?”小张见李子腾突然露出一丝兴奋的表情,好奇地问道。
“我在想,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气体扩散法。虽然效率低,但对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起点。”李子腾解释道。
“气体扩散法?那不是效率很低吗?”小张有些疑惑。
“是的,但它对设备的要求不高,而且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可以支撑。只要能迈出第一步,后面就有机会改进。”李子腾认真地说。
小张点了点头,虽然他对这种技术的效率有所担忧,但他相信李总工的判断。
李子腾拿起纸笔,开始进行详细的计算,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房间里安静极了,只有铅笔在纸上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以及李子腾偶尔的低声自语。
“风机功率……管道材质……分离膜孔径……嗯……应该可以……”他一边计算,一边自言自语。
“李总工,您看这个参数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小张指着稿纸上的一个数据问道。
李子腾抬起头,仔细看了看数据,然后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这个参数确实需要调整。我们得确保每一步都精确无误。”
“实在不行,就先造一颗脏弹吧……”李子腾在心里默默想道。虽然他并不愿意走这条路,但如果真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铀的浓缩,这或许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计算结束后,李子腾还是有些不放心。气体扩散法需要庞大的工业设施和能源供应,以兔子国目前的条件,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忧虑。
“李总工,您觉得我们能成功吗?”小张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子腾转过身,看着小张,眼神坚定。“我们必须成功。为了兔子国的未来,我们没有退路。”
小张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无论多么艰难,都必须坚持下去。
“我们先从基础做起,逐步完善设备和技术。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李子腾鼓励道。
小张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会尽全力的。”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位中年人走了进来。他正是李子腾的上级,陈厂长。
“子腾,进展如何?”陈厂长快步走到李子腾身边,语气急切。
“陈厂长,我们正在研究气体扩散法。虽然效率不高,但目前看来是最适合我们的技术。”李子腾解释道。
陈厂长点了点头,拍了拍李子腾的肩膀。“我知道你们不容易,但国家需要我们尽快取得突破。你们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
李子腾心中一暖,他知道,他们背后有国家的支持,这给了他更大的信心。“我们需要更多的计算工具,还有高质量的分离膜材料。如果能从国外进口一些先进的设备,那就更好了。”
陈厂长点了点头。“我会尽力协调。你们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
送走陈厂长后,李子腾回到桌前,继续和小张一起研究。房间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只有铅笔在纸上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李总工,您觉得我们真的能赶上其他国家吗?”小张突然问道。
李子腾抬起头,目光坚定。“我们一定能。虽然起步晚,但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迎头赶上。我们是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小张被李子腾的话深深打动,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李总工,我明白了。我会和您一起努力,直到最后一刻。”
房间里重新恢复了安静,李子腾和小张又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虽然前路充满挑战,但他们心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兔子国的核工业开辟一条可行的道路。
时间在紧张的科研工作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兔子国的科研团队在李子腾的带领下,日夜奋战,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1960年代的科研条件虽然艰苦,但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干劲,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们不惜付出一切努力。
日夜奋战,初见成效
经过无数次的计算和模拟,李子腾和团队终于完成了气体扩散法的初步设计。他们绘制了详细的图纸,规划了整个铀浓缩工厂的布局,从铀矿石的处理到最终铀235的提取,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李总工,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设计。接下来,我们需要开始建造实验室规模的试验装置。”小张兴奋地拿着一叠图纸走进实验室,眼中充满了期待。
李子腾接过图纸,仔细查看。他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很好,我们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不过,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您说得对,气体扩散法的效率太低,我们需要尽快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小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