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56章 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第56章 必须确保万无一失(1/3)

    结果呢!

    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做了这么多荒唐事!!

    确实该死!

    “无论如何,必须除掉他!”

    韩成看着怒不可遏的老朱,明智地退后几步,尽量拉开了与朱元璋的距离。

    免得被误伤。

    至于太子朱标,同样陷入了深深的震撼。

    说起来,他虽然陆续听闻一些二弟在封地胡闹的消息,但都不算严重,远远达不到韩成描述的程度。

    而且,老二是自己亲手带大的,性格直率,脑袋不算灵光,有些固执。

    相处这么多年,也没发现他有这些问题。

    怎么到了封地,反而越发放肆了?

    “父皇,这事恐怕并非属实。

    二弟我知道,凭他的性子,再怎么胡来,也不至于干出这种事。”

    朱标担心惹怒老朱,赶忙出言安慰。

    朱元璋怒道:“老二性子直,有些单纯,这样的人若是在正人君子指导下,自然能走上正途。

    若被坏人煽动,做出这等荒唐事,仔细想想,倒也不是完全意外。”

    朱标听罢忙道:“父皇,别这么想……”

    话未说完,朱标转向韩成道:“韩成,你这话怕是不准吧?”

    之前韩成说什么,哪怕是他死了,朱标都深信不疑。如今涉及二弟,却开始质疑韩成的话是否真实。

    由此可见,朱标对兄弟们是真的好。

    朱标的众多兄弟对他如此敬重,也是有原因的。

    “写史书时,提到重要人物,都会采用春秋笔法,讲究为尊者讳。

    依我二弟的地位,就算真做了这些事,也不该这般直白记录,而是会替他遮掩。

    你这说法,怎么听来半点掩饰的意思都没有?

    莫非你看到的历史都是假的,是别人胡编乱造,专门用来诋毁我们大明的?”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元璋也立刻醒悟。

    对啊!

    就是这个道理!

    记录这些事的人,一向讲究为尊者讳,为何轮到自己儿子时,却写得这般清楚?

    难道真有人故意败坏自己儿子的名声,抹黑大明?

    “你……该不会是从什么**看的吧?”

    朱元璋注视着韩成,眼神中满是疑问。

    韩成迎着朱元璋与朱标的注视,缓缓摇头说道:

    “关于秦王的事迹,虽有不少负面评价,但绝非刻意诋毁。那些记录之人,都是极为可信的,断不会对大明诸王有所偏颇。”

    朱元璋和朱标听罢,均露出半信半疑之色。

    “到底是谁记下的?莫非真是个胡言乱语的家伙?你怎么这般笃定?”

    韩成听到这话,看向朱元璋的目光透出一丝复杂。

    “就是陛下您啊。”

    朱元璋??

    朱标???

    ------------

    自己刚才提到的那个胡言乱语的人,竟然是陛下自己?

    关于自己儿子的种种不堪记录,居然也是陛下所写?

    朱元璋一脸的困惑。

    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此刻都被韩成这匪夷所思的话语惊得说不出话。

    万万没想到,竟是真的。

    “这……我怎么会忽然写下这些东西?我又没疯!”

    怔愣片刻后,朱元璋望着韩成问道。

    由于那句荒诞的话,朱元璋在质问时难免带了几分怒意。

    朱标也凝视着韩成,等待他的解释。

    他同样觉得韩成方才所说太过离谱。

    自己的父亲,虽说有时行事怪异,思想独特,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哪有亲爹如此对待儿子的?

    将自己的儿子的劣迹全然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知晓?

    更何况,自己的父亲可是天子,这么做岂不是自损皇室名声,损害家族声誉?

    韩成摇摇头道:“陛下现在不这么认为,不代表将来也不会如此。

    日后,陛下得知藩王们的种种恶行,终究会忍无可忍。

    觉得这些藩王的行为,远远偏离了陛下对他们的期望。

    洪武二十年,陛下便亲自执笔,将其记录下来。

    并取名《御制纪非录》,将藩王们的恶行逐一记载。”

    为了告诫各位藩王,让他们有所警醒,改过自新……”

    韩成说完这段话后,朱元璋回想起秦王在封地所作所为,以及自己得到的一些关于藩王的情报,设身处地一想,发现自己若处于秦王的位置,或许也会做出类似的事情。

    至于朱标,在震惊之余顺着韩成的话思考,又想到父亲平时的行为方式,一时语塞。这的确像是父亲会做的事情。

    “因为有您亲自编纂的《御制纪非录》,后人才得以清晰了解明初藩王的荒唐行为。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