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 > 第54章 过度操劳所致

第54章 过度操劳所致(2/3)

,无法独自应对繁杂政务,从而设立的机构。

    起初,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班子……\"

    \"内阁的理念虽好,但后来内阁首辅权力必定膨胀,甚至可能超越六部。

    所以必须借助其他势力来制衡,这势必引发激烈争斗并消耗大量资源……\"

    听完韩成关于内阁运行机制的解说,朱元璋皱眉说道。

    显而易见,他对这种机构并不完全认可。

    觉得它并非尽善尽美。

    短期内尚可,时间久了容易滋生弊端。

    \"韩成,你来自未来,见识广博,告诉朕,还有没有比内阁更优的体制?\"

    朱元璋注视着韩成问道。

    随着提问增多,他已经毫无顾虑,坦然向韩成请教。

    过去或许还会掩饰或绕弯子,如今则是毫无心理负担。

    在一旁的朱标听到这话,觉得父亲要求太过苛刻。

    在他看来,内阁的设计已然相当精妙。

    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最大程度保障皇室权益,将决策权归于帝王。

    此设计堪称绝妙。

    要想再寻更胜一筹的机构,谈何容易?

    ------------

    \"还真有一种比内阁更能强化皇权、稳定朝纲的方法。\"

    韩成话音刚落,连朱标都大吃一惊。

    且说,他都觉着自家父皇刚才的要求未免太过苛刻。

    谁能料到,居然还有比内阁更能让皇权巩固的方法啊!

    不仅是朱标,连朱元璋在听了韩成的话后,同样感到震惊。

    别看他刚才主动问韩成,实际上他自己也没想过有什么比内阁更好的方法能维护皇权。

    内阁体制通过宦官互相牵制,虽有许多问题,但在稳固皇权方面却颇为有效。

    至少朱元璋自己思考了许久,短时间内实在想不出比内阁更好的方案。

    他问韩成,不过是想要将事情做到极致完美,完善制度的一种执念罢了。

    并不是真的期望从韩成那里得到一个超越内阁的新方法。

    谁能想到,随便一问,韩成就给他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惊喜!

    “快说说吧!”

    朱元璋注视着韩成催促道。

    此刻的老朱在韩成面前已完全放下了所有矜持。

    一则因为他已经向韩成请教了不少事情;

    二则此事关乎着他标儿的生死!

    韩成提到,朱标的寿命缩短并非因为某些致命疾病,而是由于父亲废除了丞相与中书省,让他过早参与朝政,过度操劳所致。

    如果今后不再让朱标那么忙碌,是不是就能大大减少他英年早逝的风险呢?

    性命攸关,朱元璋哪还顾得上矜持!

    还有什么比儿子的性命更重要?

    看着父子俩热切的眼神,韩成不禁暗暗叹息。

    就知道一旦说起朱标的事,就会没完没了。

    当下也未多加迟疑,继续回答朱元璋的问题。

    他只想尽快结束这场谈话,把这对父子打发走。

    然后立刻着手准备,趁着中秋佳节向宁国公主发起追求。

    “我所说的这个办法,并不是明朝创建的,而是清朝所采用的,不知陛下和殿下是否愿意听听?”

    韩成看向朱元璋与朱标问道。

    他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希望朱元璋和朱标能够因为对清朝的反感而回避此事。一旦知道这个方法是由清朝发明的,他们或许就会直接拒绝。

    韩成马上意识到这一点,这样他就能更迅速地结束这场对话。

    果然,当韩成提到这个方法源于清朝时,朱标立刻皱眉表示反感。他对清朝的行为深恶痛绝,完全不想再听到相关的事情。

    朱元璋同样眉头紧锁,对即将听到的内容感到厌恶。

    “算了,别听了。”

    “你跟我说说吧,我倒是要看看那个**,到底搞出了什么名堂,居然比我们大明的内阁制度还好?”

    朱标和朱元璋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但他们做出的选择却截然相反。

    “父皇,您……”

    朱标惊讶地看着朱元璋,满脸的疑惑。

    朱元璋说道:“很奇怪是不是?”

    朱标用力点头。

    他确实很不解。

    朱元璋继续说道:“一开始韩成提到这东西出自**,我也很厌恶,不想听这些让人不舒服的事。

    但转念一想,既然韩成都说它比我们后来制定的内阁制度好,为什么不听一下呢?

    如果真的有用,我们就拿来使用。

    想想看,用**创造的好东西,帮助我们的大明变得更强大。

    这样不仅能避免其他**崛起威胁我们大明,还能让国家更强盛。

    这不是很有意义吗?”

    听完朱元璋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