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 第144章 真人狗血剧

第144章 真人狗血剧(1/2)

    朱由检神色肃然,目光扫视群臣,缓声道:“朕深知诸位心中顾虑,无非是忧虑宗室子弟凭借身份特权,于各行业形成垄断,欺行霸市,肆意欺压黎民百姓。朕在此郑重承诺,若此类情形出现,朕必当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闻此圣谕,众臣纷纷附和。

    朱由检崇祯趁热打铁道:“朕决定成立‘勋贵商会’,允许勋贵家族经营盐铁、海外贸易等业,由朝廷派员监管,利润按成上缴。”

    此言一出,勋贵队列中顿时哗然,众人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长期以来,勋贵们对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垂涎已久,此刻听闻皇帝松口,不少人难掩欣喜,纷纷出言赞颂。

    部分勋贵暗自揣测,这或许是皇帝因近期杀勋贵太狠,为缓和矛盾而给的补偿。

    “不过,进入商会是有条件的。”

    崇祯语气转冷,一字一顿道,“那就是必须交出兵权。”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勋贵头上。

    立刻有勋贵出列,神色激动地谏言:“陛下!臣等世受国恩,掌兵乃祖宗所传,岂可轻弃?”

    崇祯早料到会有反对,不慌不忙道:“那你就不要加入,朕又没有逼迫你加入。”

    你这逼迫还不明显吗?

    那位进谏的勋贵涨红了脸,却无言以对。

    此时,兵部侍郎王家彦越众而出,躬身奏道:“陛下此策堪称高妙。勋贵子弟大多不擅军事,强行掌兵恐误国政。若能让他们专注商业经营,既能充实家族财富,又可增加国库收入,实乃利国利民之举。”

    英国公张世泽沉思良久,权衡利弊后,毅然出列,声如洪钟:“臣愿率先响应陛下号召,明日便将京营兵符上交!”

    在张世泽的带头下,其他勋贵内心动摇不已。

    盐铁、海贸所蕴含的巨大利益极具诱惑,但事关兵权这一核心权力,众人仍持谨慎态度,皆认为需共同商议后再做决定。

    朱由检对此早有预期,他深知,勋贵们虽不会即刻答应,但已被自己牵着鼻子走了两步当然。

    而接下来的第三步,他们也别无选择。

    这就是朱由检针对勋贵的最后一步。

    用商业利益置换政治野心,让他们安心赚钱,不再觊觎政权。

    当然,不愿意交出兵权的勋贵会受到严格核查,没问题还不放兵权的,直接调往前线,变相剥夺其势力。

    这招的核心思路是:你要钱,我要权。

    用经济利益换取勋贵放弃政治特权,逐步将其边缘化。

    通过温和的经济手段达成削弱目的,避免激烈冲突。

    毕竟,让勋贵成为纳税大户,带来的是长期稳定的财政收入,远比抄家所得的“一次性收益”更为可观。

    “此事尚需从长计议,待细则拟定,朕审阅后再作定夺。诸位爱卿退朝后也可深入研讨其可行性。接下来议最后一事。”

    崇祯的声音突然变得冰冷,“贼酋李自成及其党羽,经三法司会审,罪证确凿,定于三日后在西市凌迟处死,以正国法,以儆效尤!”

    大殿内顿时弥漫起一片肃杀之气。

    李自成纵横中原数年,荼毒生灵,如今终于伏诛。

    想起那些因流寇而丧命的亲人和百姓,不少大臣眼眶泛红,悲戚与愤慨交织于心。

    “陛下,臣以为处决李自成当日,可令京城各衙门休沐,许百姓围观,以显天威。”

    “准奏。但须加强戒备,防止有乱党闹事。”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高呼。

    朝会至此已近两个时辰。

    崇祯见主要事项均已顺利通过,便准备退朝。

    忽然,他像是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对了,福王谋反一案,由三法司继续审理。涉案人员,无论身份,一律严惩不贷!”

    这番话意味深长,令那些与福王有牵连的勋贵们心中暗自惶恐。

    王承恩高声唱道:“退朝!”

    “恭送陛下!”

    百官跪拜。

    离开金銮殿时,不少大臣背后已被冷汗浸湿。

    ······

    乾清宫内,朱由检放下手中的奏折,眉头微蹙。

    御案上摊开的是锦衣卫关于程璧的最新密报。

    “王承恩,这程璧的事,你怎么看?”

    老太监看了密报,躬身道:“回皇爷,这程家乃海商世家,祖上随三宝太监下过西洋,在京城颇有声望。程璧此人眼光独到,前年水泥公司初创时,满朝文武无人看好,唯独他一人认购一万股。如今水泥大行其道,他这笔投资翻了十倍不止······奴婢觉得其中有猫腻。”

    朱由检点点头,表示认同,却反问道:“为何?”

    “陛下你想想,程璧是程家内定的未来家主,他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非要和弟弟的小妾私通。”

    王承恩喋喋不休道,“还有,程璧生意眼光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