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 第142章 早熟

第142章 早熟(1/2)

    “殿下,陛下的密信到了。”

    十三岁的太子朱慈烺放下手中的《资治通鉴》,接过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递来的火漆密信。

    他打开密信,展开一看,手指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兴奋。

    崇祯御驾亲征前曾与他促膝长谈,告诉他一个惊天秘密——魏国公徐弘基和彭城伯张光祖暗中勾结福王,妄图颠覆朝纲。

    崇祯已经派人监视了,让他不要打草惊蛇,等他旨意后,立刻抓捕、抄家。

    “李指挥使,即刻调集锦衣卫,今夜包围魏国公府和彭城伯府,抓捕徐弘基和张光祖,并彻底查抄其府邸!”

    朱慈烺的声音稚嫩却坚定,眼神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锐利。

    “臣遵旨!”

    李若琏躬身领命,心中暗自惊讶。

    平日里,这位小太子面对朝中勋贵时,始终保持着谦逊有礼的态度。

    此刻却展现出如此果决的魄力,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

    夜色如墨,京城寂静一片。

    锦衣卫如鬼魅般包围了魏国公府和彭城伯府。

    李若琏亲率锦衣卫来到魏国公府,指挥锦衣卫撞开大门,杀气腾腾涌入府中。

    “奉太子令旨,缉拿叛逆徐弘基及其党羽!其余人等,速速抱头跪地,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府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哭喊声、叫嚷声此起彼伏。

    听到禀报,徐弘基慌忙披衣起身,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小心翼翼地推开窗缝,只见府内火把通明,心知今夜在劫难逃。

    一个月前,他派去和福王联络的信使接连失踪,便隐隐感到不安。

    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派人前往,却得知闯军已将洛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信使被迫折返。

    那时,他还心存侥幸,以为信使是被困在洛阳。

    甚至盼着闯军能一举拿下洛阳,除掉朱由检与福王,让他的阴谋永远被掩埋。

    但前日他就收到密报,李自成被生擒,河南流匪被尽数剿灭。

    徐弘基强作镇定,迈步来到院内,色厉内荏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擅闯国公府,你们是活得不耐烦了?”

    “少在此聒噪!”

    李若琏大步上前,冷冷道,“我锦衣卫查抄国公府不下十家,每次都听你们这般说辞,就不能换点新鲜的?真是无趣至极!”

    徐弘基硬着头皮问道:“李若琏,究竟是何人指使你,竟敢在我府上放肆?”

    李若琏厉声道:“徐弘基,你可知罪?”

    徐弘基仍在狡辩:“本国公对朝廷、对陛下忠心耿耿,何罪之有?休要在此血口喷人!”

    “不见棺材不落泪!那你且听听这是什么!”

    李若琏拿出一个录音笔,里面清晰地记录着徐弘基与张光祖密谋的对话。

    二人商议着写信给福王,怂恿其在洛阳生擒朱由检,而后以“清君侧”之名,起兵攻打京城。

    听到这些铁证,徐弘基如遭雷击,面如死灰,再也说不出半句话。

    “将叛贼徐弘基拿下!”

    随着李若琏一声令下,几名锦衣卫迅速上前,将徐弘基捆绑起来。

    随后,锦衣卫们开始逐屋搜查,将府中所有人都驱赶到院内,逐一登记姓名,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与此同时,彭城伯张光祖也在同一时间被成功缉拿。

    两府被抄,大量谋反的证据被搜出。

    此事震惊朝野,众人纷纷对这位年少的太子刮目相看。

    谁也未曾料到,平日里看似温顺的小太子,竟能有如此雷霆手段。

    ······

    五日后,崇祯帝銮驾回京。

    朱慈烺率领文武,在城外恭迎圣驾。

    回到宫中,崇祯不顾疲劳,立即召见朱慈烺,询问此次监国期间的政务处理情况。

    乾清宫内,父子对坐。

    朱慈烺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监国期间处理的政务一一禀报。

    京城的道路已修缮完毕,并正按照规划图向周边延伸。

    辽东地区的开发工作稳步推进。

    煤炭开采顺利,至今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水泥行业的股票价格也在稳步上涨。

    此外,徐弘基、张光祖二人已认罪,被投入诏狱,两府的男丁女眷也全部收监,抄没的金银珠宝、田契地契等财物,均已登记造册,妥善保管等等。

    朱由检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道:“处理政务期间,可曾遇到什么阻碍?”

    “禀父皇,其他事务都顺利推进,唯有查抄魏国公和彭城伯两府一事,有人上奏疏,对儿臣的做法提出异议。不过,儿臣出示了确凿证据后,他们便不再多言。”

    崇祯轻笑一声道:“这些官僚,不过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罢了。”

    稍作停顿后,他又问道,“烺儿,依你之见,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