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 第123章 既然是死士,那就都去死吧

第123章 既然是死士,那就都去死吧(1/2)

    见到皇帝面色铁青,眼中怒火燃烧,门外等候的大臣们被吓了一跳。

    袁峰小心翼翼问道:“陛下,里面可是有异端?”

    崇祯冷笑一声,侧身让开通道,怒冲冲道:“你们进去自己看吧!”

    众臣鱼贯而入,踏入库房的瞬间,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凉气,紧接着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偌大的金银库,竟然空空如也。

    只有几个角落里散落着几枚不起眼的铜钱,证明这里曾经确实存放过财物。

    “这······这怎么可能?”

    一个官员声音止不住发颤,喃喃道,“福王府的财富天下闻名,怎会金银库中只有几个铜板······”

    “还不明白吗?”

    崇祯厉声打断,眼中的恨意喷薄而出,“福王为了谋反,早已将家财耗尽。私造龙袍、蓄养死士、勾结边将······这一切哪一样不要花钱?朕原以为能抄没些财物充实国库,没想到······哼!真是可恶!”

    他越说越激动,双手紧握成拳,似乎要砸向眼前不存在的福王。

    众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质疑皇帝的话。

    毕竟福王谋反已是板上钉钉,金银不见也是事实。

    至于金银去了哪里?

    皇帝分析的正确,肯定是福王这个死胖子为造反大业花掉了。

    他们根本不会怀疑是皇帝做了手脚。

    因为现实就摆在眼前,就算皇帝想贪墨,如此巨额的金银,他也没地方藏啊!

    崇祯看着大臣们的表情,心中暗喜。

    他不再逗留,顺势大步迈向地契库。

    地契库的门缓缓打开,里面的景象让众人有些错愕。

    只见库内整齐排列着百余标准的老馆箱,箱体表面布满岁月的痕迹,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众人凑近一看,才发现每个老官箱上都贴着一个小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地名。

    “陛下,这个仓库内的所有箱子,装的都是王府拥有的田地、山林、酒楼、庄园等地契,箱子上的名字就是地契所在的州县,加以分类区分······”

    袁峰谨慎的解释着。

    地契虽然常见,但用百十来个箱子装地契,众人还是头一回见。

    朝廷查抄了那么多的勋贵、官员和富商,也从未见过如此阵仗,用箱子装地契。

    朱由检道:“打开看看。”

    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满满当当都是地契。

    袁峰拿起一叠地契看了看,放下,又拿起一叠翻了翻。

    “一个箱子按两千张地契算,这么多箱子估计能装······”

    袁峰正在估算,崇祯抬手打断道:“回头慢慢统计,然后将具体数量呈给朕。”

    “是,陛下!”

    袁峰应诺后又道,“陛下您看,这些地契都是士绅富商挂靠在王府的,他们以这种方式来逃避朝廷税赋······需要我们查吗?”

    “查什么?”

    朱由检果断道,“福王造反,所有田产将充公。既然地契在福王府,那就是福王的,全部充公。”

    狗日的,出来混总要还的。

    你们想占朝廷的便宜,朕就把你们的地交给朝廷。

    朱由检落了实惠,不愿再看内库,便借故离去。

    ······

    “启禀陛下,城外发现一支队伍,约有三千人,打着福王旗号,正向洛阳城而来!”

    一名侍卫神色匆匆,跪地禀报。

    “他们是福王什么人?”

    崇祯皇帝眉头紧皱。

    “据说是福王在外豢养的死士。”

    崇祯皇帝沉吟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不露声色放他们进城,然后关门打狗······既然是死士,就都死了吧。”

    ······

    午时,炽热的阳光直射在北门瓮城上,将城墙照得发白,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

    远处,一支军队正缓缓逼近,旌旗招展,为首的正是朱常洵亲信赵承恩。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显然还不知道王府已被查抄,还在替主子做着入主紫禁城的美梦。

    眯眼望着洞开的城门,他心中没有任何不安,反而觉得一切都在福王掌握之中。

    随着他一声令下,全部军队浩浩荡荡进城。

    就在最后一名死士踏入城门的瞬间,厚重的城门突然“轰隆”一声关闭,巨大的声响在空旷的街巷中回荡。

    紧接着,街巷两侧、屋顶上、城头埋伏的军士全都冒出,密密麻麻的枪口对准了这支军队。

    “举起手来,跪地投降。”

    一声威严的呼喊响起。

    赵承恩看着眼前情形,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暗觉不妙。

    但此时已经无路可逃,他无奈地乖乖扔了武器,举手跪地。

    他身后的士兵们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