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 第116章 左良玉的妙计

第116章 左良玉的妙计(1/2)

    闯王大帐内,药香与血腥味混杂。

    李自成半靠在榻上,左眼蒙着一块黑布,右眼布满血丝。

    “闯王,该换药了。”

    陈士庆捧着铜盆,小心翼翼地揭开黑布。

    伤口已经结痂,但肿胀的眼球依然触目惊心。

    李自成嘴角抽动了一下,却没发出半点声响。

    刘宗敏、李岩、宋献策、赵鹰、田见秀等人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营帐内一片死寂。

    李自成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不仅是疼痛,更是恐惧。

    一个独眼领袖,还能镇得住这些虎狼之师吗?

    “报······”

    传令兵进帐,打破了死寂,“西门进攻受挫,折了一千多兄弟。”

    李自成独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他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几位心腹将领。

    “不过是丢了一只眼,垂头丧气干嘛?”

    当帐内只剩自己人时,他强撑住疼痛,瞪着右眼道,“老天爷留着额右眼,就是要额看清楚这大明江山是如何易主的,都打起精神来。”

    这几日,为报闯王伤目之仇,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猛攻开封。

    然而开封城墙坚固,守军士气高涨,每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闯王,连续强攻,我军伤亡已逾两万,再这样强攻下去,恐怕······”

    李岩刚刚开口,刘宗敏拍案而起:“难道就此放弃?开封是中原重镇,不拿下它,我们如何北上?更何况闯王的仇不共戴天······”

    “仇自然要报。”

    宋献策轻摇羽扇,淡淡道,“兵法云,上兵伐谋,强攻非上策。还是围点打援为妙。”

    如今守军气势正盛,宋献策也不坚持强攻,但闯王手下将领都疯了似的要强攻,他也不好反对。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通报:“闯王,左将军求见,他说有重要军情。”

    “让他进来。”

    少顷,左良玉大步走入,躬身道:“末将左良玉参见闯王!”

    李自成摆摆手,示意左良玉起来。

    “闯王,末将有一计,可迅速破开封!”

    “讲。”

    李自成独眼中闪出精光。

    左良玉缓缓道:“掘黄河,水淹开封!”

    “不可!”

    李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开封城内数十万百姓,此举有伤天和!”

    左良玉冷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年关云长水淹七军,不也成就千古美名?”

    “那不一样!”

    李岩激动的声音发颤,“我们是义军,打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旗号,为的就是救民于水火。若行此灭绝人性之举,与那些贪官污吏有何区别?”

    宋献策也上前一步:“闯王,民心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行此策,中原百姓将视我等如仇寇,大业危矣!”

    赵鹰道:“闯王,末将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打仗靠的是兄弟们的刀枪,不是靠淹死老百姓取胜!而且,黄河决堤,沿途多少无辜百姓会遭灾。这会青史留骂名。”

    左良玉环视众人,嘴角勾起一抹讥讽:“妇人之仁!如今天下大乱,正是非常之时。开封城高池深,强攻死伤惨重。水淹之后,我军可坐收渔利,何乐不为?”

    李自成沉默不语。

    他想起自己起兵时的誓言,想起那些箪食壶浆迎接义军的百姓面孔。

    但另一面,开封久攻不下,军心已经开始动摇。

    “闯王!”

    李岩突然跪地,“您常教导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若行此策,我们将永远失去中原百姓的信任······”

    李自成浑身一震。

    他脑海中浮现出家乡那些饿死的乡亲,想起自己当初为何造反。

    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猛地拍案而起。

    “我李自成虽出身草莽,但也知道‘义’字怎么写!水淹开封之事,休要再提!谁再敢言此计,军法从事!”

    左良玉面色铁青,勉强拱手:“末将知错,请闯王责罚!”

    “都退下吧。”

    李自成疲惫地挥手,“明日再议攻城之策。”

    众人退出后,李自成独坐帐中。

    他察觉到左良玉眼中那一闪而过的怨毒,心中暗叹:此人不可重用。

    次日清晨,李自成召集众将议事。

    “开封城坚,强攻不利。”

    李自成沉声道,“我决定改弦更张,围而不攻,断其粮道,待其自乱。”

    李岩松了口气,出列道:“闯王英明。同时可派兵安抚周边州县,收揽民心。”

    左良玉突然开口:“闯王,末将愿领一支偏师,南下截击可能来援的明军。”

    李自成独眼深深看了左良玉一眼,缓缓点头:“准。”

    会议结束后,宋献策悄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